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
——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三》
图/AI生成
丝路明珠
骆驼界的“顶流”巨星
唐朝的历史属于宫宇巍峨,万邦来朝,也属于叮咚驼铃与滚滚尘烟。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骆驼带来异域的奇珍,也将一个个满怀憧憬的外邦人送到这片东方乐土。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西壁驼马出行壁画中的
胡人牵驼驮丝绸画面
也正因如此,驮着货物的骆驼成为唐代文物最常见的形象之一。其中,安菩夫妇墓出土的三彩骆驼更是因高大雄伟的姿态与光润绚烂的釉色,成为同类型文物中的顶流。
走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展厅,只见它昂首挺立,仪态卓绝,釉面更是保存完好如新,釉色自然流淌,形成斑斓效果,历经千年仍光彩照人。
这头不同凡响的骆驼,曾如它的无数前辈一样,穿过漫漫黄沙,将它的主人送至大唐,也因此成就了一个“唐漂”青年的传奇故事。
胡人将军
跨越文明的传奇人生
公元630年,西域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大首领归顺大唐,年轻的大首领之子安菩跟着父亲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
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壁画 客使图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在归唐之后,安菩被封为定远将军,曾经率部抵挡北狄,在大唐王朝的定边征战中屡立战功,史书称之“一以当千,独扫蜂飞之众”,神勇非凡。
安菩墓志盖
这位将军生于西域,664年逝于长安,709年由其子移葬于洛阳龙门东山,而其子安金藏剖腹救皇嗣的故事亦被写进《隋唐演义》,至今流传。
安菩墓志拓片
可以说,安菩的一生,正是彼时无数胡人入唐的缩影,他们在唐王朝的土地上游历、工作、生活,并最终融入王朝,与中原的文人武士共同缔造并见证了大唐盛世。
墓中金币
唐代的国际“支付”凭证
1981年,保存完好的安菩夫妇墓在洛阳龙门被发现,共出土随葬品 129件(组),种类繁多,摆放有序。根据它们的材质不同可分为三彩器50件、单釉器61件、陶器2件、瓷器11件、金币1件、铜器3件、玛瑙珠1件。
唐安菩夫妇墓位置示意图
图/《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赵振华,朱亮
唐安菩夫妇墓出土三彩高胡帽男牵马俑
唐安菩夫妇墓出土三彩胡俑
除了精美的三彩人俑和那头身姿卓绝的三彩骆驼,安菩墓中的一枚造型独特的东罗马金币也令人惊叹。
唐安菩夫妇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正面
其正面为留长须的王者半身像,头戴王冠,冠顶中央有一颗五角星。两耳均垂一月牙形饰物。左侧一只手举一个十字架,边缘有拉丁文“FOCAS”。
唐安菩夫妇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反面
背面中央是一带翼胜利女神像,左手持上立有十字架的球体,右手执长柄钩形器,边缘也有拉丁文铭文“VICTOPIA”。
洛阳出土波斯银币
金币铸造年代为公元 602-610年,这是洛阳唐代纪年墓中发现的第一枚外国金币,它与1955 年在洛阳北郊唐墓中发现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同为丝绸之路的见证。它们不仅是贸易往来的支付凭证,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生动展现了唐代洛阳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地位。
文明互鉴
丝路精神的当代回响
唐代的洛阳曾吸引无数不同文明背景的人汇聚于此,他们带来不同的商品、宗教、艺术,也因此成就了大唐的繁荣盛世。
图/洛阳文旅
这种开放包容、文明互鉴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这个秋天,不妨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随三彩骆驼一起穿越千年时光,重读那些丝路上的诗与远方,拨开历史的风沙,感受唐代东都的非凡气象。
供稿丨展陈设计部
编辑丨雷 霞 安 羽
校审丨陈 涛 陈 宁
复审丨马 红 彭 燕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