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纪行之五:小尖山记

古道纪行之五:小尖山记

吴家良

小尖山纪念碑

“前进”摩崖石刻

筑路纪念雕塑

小尖山风景

小尖山风景

小尖山公路

晨雾已散,我驾着越野车驶向大理漾濞太平小尖山。那些嵌在路基里的青灰石块,每一块都暗藏马蹄铁与汽车轮胎的对话,千年茶马古道与八十年前的滇缅公路在此交叠,把山脊割裂成历史的横切面,留下了太平小尖山摩崖石刻及凿痕遗迹。

小尖山摩崖石刻位于滇缅公路太平乡小尖山段中部,路北侧悬崖陡壁,GPS坐标为东经:25°35 36.9990” ,北纬:99'50'8.61724”,高程:1962.18米,在崖壁底部长约0.5米,宽0.2米区域内,以阴刻方式錾出“前進”两个字,竖排。“前”字长15厘米,高19厘米,“進”字为繁体字,长23厘米,高13厘米。石刻所在崖壁两侧及悬崖上部,分布着数十处长形凹槽,以右方崖壁居多,是当时修筑滇缅公路时开凿崖壁留下的炮杆痕迹,足可见当时修筑公路之艰辛。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封锁了我国的海上交通,全国各族国抗战在国共合作下形成。1937年底,被称为 "的1.8万多人,出勤85.59万工日,实做土方55.61万立方米。一锹、一镐、一担、一筐,将饥饿、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修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摩崖石刻应为修筑滇缅公路时筑路工人所留。修建太平乡小尖山段时,当地还流传下来小尖山,妇女撑炮杆”的故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之下男人竭力敲石筑路修桥,女人担操持炮杆。

小尖山岩壁上"前进"两个大字,早被风雨蚀成赭色的伤口。“前进”,是鼓舞当时筑路工人的士气,“前进”,是各族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发自内心的呐喊,只有奋勇前进,才能将侵略者赶出国门。

小尖山摩崖石刻及凿痕遗迹是抗战历史的见证,是珍贵的文物资源,是研究抗战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奋勇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作者简介:吴家良云南大学哲学学士,大理州破格中职新闻编辑,大理历史文化践行者,大理州徐霞客研究会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1

标签:旅游   纪行   古道   石刻   摩崖   崖壁   公路   平乡   抗日战争   大理   太平   山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