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天塌了,荣昌的天起来了!

“鹅可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红到被吃成‘顶流’。”

最近,重庆荣昌的卤鹅彻底火了!一位叫林江的“卤鹅哥”,靠着和美国网红“甲亢哥”直播互动的搞笑视频,把荣昌卤鹅从街边小吃送上了热搜。

短短10天,有的企业销量暴涨1000%,每天三万只白鹅在荣昌的屠宰场“壮烈牺牲”,卤鹅店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连菜市场卖葱姜蒜的嬢嬢都学会了用英语喊“Hello,卤鹅!”

“以前杀鹅像杀鸡,现在杀鹅像杀猪!”荣昌屠宰场的李师傅甩着血水说。以前每天杀八千只鹅,现在凌晨三点就排起长队,工人三班倒,杀鹅刀都磨秃了三把。更夸张的是,卤鹅店老板直接把摊位摆到了屠宰场门口,现卤现卖,连鹅毛都没拔干净就被抢光。

网友调侃:“鹅的天塌了,荣昌的天倒是被卤鹅撑起来了!”

这波流量来得猛,但荣昌没慌,反而接得稳稳的——“泼天的富贵”没砸地上,全被政府和企业用盆接住了

第一幕:从“土味直播”到全球热搜

“卤鹅哥”林江的爆火,依然是网络时代的“草根逆袭剧本”。要说这林江真是个狠人。自掏腰包跟着“甲亢哥”的行程连轴转,成都火锅店门口端着卤鹅喊“Eat Eat!”,香港街头追着递鹅腿,长沙夜市硬塞鹅翅膀。

这波操作犹如“舌尖上的外交”——国际网红吃着香,直播间观众看着馋,荣昌卤鹅的订单直接坐火箭,有商家十天销量翻了十倍。

网友感叹:“甲亢哥在中国走了一圈,没记住长城,只记住了荣昌卤鹅。”

连美国网友都在喊:“这鹅看着比火鸡香!”

流量像烟花,炸得绚烂但也容易散。但荣昌早有准备——十年前就开始改良白鹅品种,把百年卤制工艺数字化,零散小作坊整合成标准化生产线。当别的地方还在追“网红昙花”时,荣昌已经织好了一张“流量接盘网”。

第二幕:政府“接招”:书记亲自当“推销员”

流量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荣昌政府却稳稳接住了。区委书记高洪波直接杀进各种直播间,左手举卤鹅,右手比剪刀手:“各位老铁,来荣昌吃卤鹅,停车免费,公交免费,景点门票全免!”这波操作让网友直呼:“书记不当网红可惜了!”

面对突然涌来的游客和订单,荣昌政府反应快得像“开了倍速”:

“宠粉三件套”:1.6万个免费停车位、吃饭时间马路随便停、考生免费车接车送还管饭。网友感叹:“这服务比亲妈还周到!”

“科技狠活”上阵:给白鹅脚上戴智能环,养殖死亡率从15%降到3%;百年老卤配方和真空锁鲜技术结合,让卤鹅保质期从7天变成30天。

严防“翻车”:立马出台政策禁止商家涨价、恶性竞争,还注册了“卤鹅哥”商标,就怕有人蹭热度卖假货。

还有让人暖心的是,政府直接把林江封为“首席推介官”,奖励10万块,报销他所有行程费用。网友笑称:“这波投资比请明星代言划算多了!”


第三幕:一只鹅的“产业链革命”

你以为卤鹅火了就只是多卖几只鹅?荣昌的野心大着呢!现在的荣昌,整个鹅产业链都在疯狂运转。

上游:智能养鹅场里,每只鹅从孵化到出栏全程可溯源,养殖户老刘说:“过去养鹅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手机一点全搞定。”

下游:卤鹅的鹅毛也不浪费,招商做羽毛球;卤鹅店旁边开夏布纺织体验馆,游客吃完鹅还能做陶器、玩非遗,走时拎着“城市记忆礼盒”。

银行也没闲着,300万贷款秒批给设备升级,100万授信直接砸向“卤鹅哥”的公司,这波金融助攻比卤水还入味。

“以前卖鹅靠吆喝,现在卖鹅讲故事。”一只卤鹅的溢价里,藏着千年陶器纹样、百年夏布工艺的文化密码。

第四幕:小城的“逆袭密码”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靠养猪出名的小县城,现在成了全国网红?

以前外地人只知道“荣昌猪”,现在满大街都是“荣昌鹅”。政府更是趁热打铁,推出“卤鹅文化节”,四米大锅炖鹅,万人同吃卤鹅宴,连外国游客都竖起大拇指:“China Goose,Good!”

荣昌的爆火不是偶然,而是一套“接流量、扎根基、讲故事”的组合拳:

1. 接得住:早布局产业链,网红来了直接上产能,不像某些城市流量来了才发现“没碗盛饭”。

2. 扎得深:30个养殖基地、电商产业园、网红孵化计划,让流量“长”在产业链上。

3. 讲得好:把卤鹅和城市IP绑定,连马拉松奖牌都从“荣昌猪”换成“荣昌鹅”,硬生生把小吃变成文化符号。

看着荣昌这波操作,不禁想起当年的淄博和哈尔滨。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网友们操碎了心:

“鹅够不够杀?别把鹅杀绝了!”

“别涨价啊,我还等着五一去吃呢!”

“建议开发卤鹅味火锅底料,我要囤十箱!”

政府早有准备,不仅出台《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还成立“卤鹅产业专班”,从养殖到销售全链条监管。书记高洪波拍着胸脯保证:“我们要让荣昌卤鹅从‘网红’变成‘长红’!

当小城学会“用流量造饭碗”

荣昌的这场“鹅的革命”,就像一部现实版的《动物庄园》。三万只白鹅的“牺牲”,换来一座城市的重生。

如今的荣昌,卤鹅工厂灯火通明,打包机昼夜不停。这些飞向全球的包裹里,装的不仅是麻辣鲜香,更是一套让小城站起来的生存智慧——流量会退潮,但扎扎实实的产业根基能造出一艘永不沉没的船

或许若干年后,当人们提起荣昌,不会再想起“养猪大县”,而是会说:“哦,就是那个把卤鹅卖成‘城市名片’的地方!”

这,才是真正的“鹅的天塌了,荣昌的天起来了”!

(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荣昌   夏布   屠宰场   甲亢   产业链   小城   流量   美食   网友   政府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