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8块点个羊杂汤,结果端上来的是塑料袋里倒出的浓缩汁,连葱花都是冻干复水——那一刻我直接破防,这不是吃饭,是交智商税。
3月,北京,西贝。网友“阿May”拍视频:后厨员工剪开真空袋,把暗红色“羊杂”倒进瓷盆,微波3分钟,撒点“锅气香精”,68元上桌。贾国龙先嘴硬“不是预制菜”,转头被官方打脸:中央厨房配送,国标算“半成品”。老板只好道歉:部分改回现做。全程没提退钱。

为啥大家气到发抖?贵。一袋进货7块,卖68,毛利快90%,还偷摸。知情权被扒光,饭桌最后一点掌控感都被资本没收。我打工一天,就想吃口热乎现煮的,结果成了别人KPI里的毛利额。

更离谱的是,官方给预制菜划了“新免死金牌”:只要自家厨房做的,不添防腐剂,就不算预制。消费者理解:只要不是我眼前炒,就是预制。中间这条缝,够品牌滑跪十次。以后菜单不写“预制”俩字,我默认当骗子处理。

现在上海、深圳已经试点强制贴签:红标签预制,绿标签现做。听说有老板连夜把中央厨房改名“卫星厨房”,玩文字游戏。行,你改,我盯。下次进店先问服务员:哪道绿标?答不上来我直接转身,门口点评挂图,一张实拍标签照,让后面的人少踩坑。

羊杂汤事件教会我:溢价可以,别侮辱我智商。饭桌主权不大,但足够把骗子的碗掀翻。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