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35年2月的娄山关下,一个21岁的团政委躺在担架上,右腿血肉模糊,三次截肢,整条腿从根部锯掉。
医生说活不了了,可他活下来了,还走完了长征。救他的人里,有个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女兵,叫危秀英。十个月后,他们在陕北结了婚。
1935年2月27日凌晨,钟赤兵带着红12团冲上娄山关。
王家烈的"双枪兵"守在关口,机枪扫射密集得像雨点。钟赤兵冲在最前面,右腿突然一软,子弹打穿了小腿。警卫员胡胜辉要背他下去,被他一把推开:"别管我,往前冲!"
他撕下衣服包扎伤口,继续指挥,又中了一枪,这次伤得更重,腿骨成了碎片。战斗结束时,他昏倒在阵地上,血流了一地。
战士们把他抬到遵义的野战医院,医生检查后摇头,腿保不住了。
遵义没有正规医院,更没有手术器械,医生从老乡家借来一把砍柴刀,一把木匠锯,没有麻药,只能硬来。
钟赤兵躺在手术台上,咬着牙一声不吭,木锯拉动时的声音让旁边的护士都哭了。手术做了三个半小时,右小腿从膝盖下锯掉。
伤口感染了,贵州春天多雨,消毒条件跟不上,几天后,腿肿得分不清大腿小腿,高烧不退。
彭德怀赶来看他:"一定要救活,救不活我砍你们的头。"
第二次截肢,把膝盖以下全部切掉,还是感染。第三次,直接从股骨根部截断,半个月内,三次手术,他竟然活下来了。
部队要继续长征,钟赤兵成了担架队的"老病号"。按照规定,跟不上队伍的伤员要寄养在老百姓家里,组织给8块钱生活费。可周恩来特批,不能把他留下,抬也要抬到陕北。
担架队编入了干部休养连,这个连队很特殊,老人、伤员、孕妇、女同志都在这里。连长是侯政,指导员是李坚真,党总支书记是董必武。
危秀英就在这个连队当"政治战士"。
危秀英1910年生在江西瑞金,6岁被父亲卖到兴国当童养媳,9块银元。
父亲临走前教她写了一个字——"危",怕她忘了自己姓什么。
1930年,红军到了兴国,20岁的危秀英剪掉长发,偷偷跑去参军,主人家发现后要杀她,红军这才正式收下她。
她给自己起名"秀英",要做优秀的人,英雄的人。
1932年入党,1933年调到江西省委妇女部当干事,部长是蔡畅,省委书记李富春。蔡畅每天早上5点叫她起床,手把手教她认字,没有纸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写。
长征开始时,危秀英被编入休养连,30个女红军里,她个子最矮,不到一米五,战友们叫她"矮子"。
个子矮,力气可不小。
行军时,她和民夫一起抬担架,鼓励他们跟上队伍,民夫累了,她顶上去。宿营后还要照顾民夫生活,给伤员做思想工作。
一次护送产妇陈慧清,路上遇到敌人袭击,民夫跑了三个,剩下一个也说抬不动了。危秀英把自己的半袋干粮给他,两人一起抬着陈慧清翻过两座山,冲过封锁线。
1935年6月,部队到了四川毛儿盖,粮食断了,靠野菜野蘑菇充饥。
一天晚上,危秀英从藏族同胞家做宣传回来,看见邓六金、廖似光、刘彩香三个女战士躺在地上,旁边还有个碗,黑糊糊的蘑菇汤,野蘑菇中毒。
她冲上去抱起刘彩香,扒开嘴,把手伸进喉咙里掏。 刘彩香吐了,人慢慢醒过来,她又去救邓六金、廖似光,一个个都救回来了。
旁边草坪上,红四方面军的一个团长、一个政委、一个参谋长也中毒了。危秀英用同样的方法,把他们也救活了。
钟赤兵就躺在她照顾的担架队里。
爬雪山过草地时,担架队最难,民夫经常跑掉,女战士们就自己上。危秀英和邓六金、吴富莲她们,轮流抬着重伤员前进。
有一次遇到敌人,民夫扔下担架逃了,钟赤兵躺在担架上喊警卫员。李坚真听到声音赶过来,和警卫员一起把他抬走,后卫部队掩护着撤退。
就这样,钟赤兵被抬着走完了长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2月,危秀英和钟赤兵在瓦窑堡结婚。
这场婚礼很简单。没有婚纱,没有酒席,两个人都穿着打了补丁的军装,战友们围在一起,唱了几首歌,算是庆祝。
钟赤兵这时是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危秀英是陕北省委妇女部部长。两个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人,终于有了一个家。
长征时,危秀英照顾过无数伤员,钟赤兵在担架上躺了大半年,她就在身边忙碌。 他们之间有战友情,有生死与共的经历,这种感情和普通的爱情不一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组织上安排钟赤兵去苏联治疗和学习。在克里姆林宫医院,他接受了第四次手术,安装了假肢,之后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
危秀英留在国内,1937年到1938年,她先后担任江西吉安中心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赣粤边特委委员。
1938年到东北工作,任吉林敦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还当过八路军保安司令部独立营指导员。
1946年,钟赤兵从苏联回国,这时他们已经分开九年。具体什么时候离婚,明确记载,只知道后来钟赤兵娶了第二任妻子于陆琳,1921年生,山东淄博人。
战争年代,聚少离多,很多革命夫妻都是这样走散的。组织上会根据工作需要调配干部,个人感情要服从大局。
危秀英后来也没有再婚,她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钟赤兵先后担任中央军委民航局局长、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政治委员、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
1954年,他被任命为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回到了当年失去右腿的地方。
那年春节的茶话会上,钟赤兵遇到了王家烈,就是当年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现在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王家烈看到这位独腿将军,走上前握手:"将军,您的右腿是怎么伤的?"
钟赤兵笑了:"那是贵军在娄山关借走的,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归还?"
王家烈脸色大变,额头冒汗:"罪过,罪过!将军请从重发落。"
钟赤兵摆摆手:"这些都过去了,以后还要一起共事,贵州建设还得向您请教。"
1955年授衔,钟赤兵被授予中将军衔。 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位"独腿将军"之一,另两位是张和、谢良。
1975年12月20日,钟赤兵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多次负伤的后遗症,最终还是影响了他的寿命。
危秀英活得更久,建国后她担任全国妇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华南农垦总局副局长,工作到退休,从未停歇。
2005年,危秀英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弥留之际,她还记得长征路上的事:"是红军救了我,是毛主席把我带上长征路的。"
现在想想,1935年那场婚礼,更像是两个战友的盟约。他们在长征路上互相扶持,到了陕北结为夫妻,后来因为工作分开,各自走完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没有生死离别的痛苦纠葛。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革命者,在那个年代,做了该做的事。
危秀英救过很多人,钟赤兵只是其中一个,钟赤兵被很多人照顾过,危秀英也只是其中一个,可他们确实在生命中留下了彼此的印记。
那个年代的人,把革命看得比什么都重,个人的情感、生死、荣辱,都要往后排。这不是觉悟高,是他们真的相信,只有革命成功,穷人才有活路。
长征路上死了那么多人,能活下来的,都是奇迹。钟赤兵三次截肢还能走完长征,危秀英这样的小个子女兵能抬担架救人,这些事放在今天,简直难以想象。
可他们就是做到了。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党史频道:《钟赤兵,单腿走完长征的开国将军》(2016年9月22日)
2. 央广网:《江西危秀英:救人最多的长征女英雄》
3.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长征中的女红军们》(2022年7月1日)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