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这事儿,乍一听跟贪污腐败或者得罪大佬没啥关系,居然跟贾元春省亲脱不了干系!堂堂四大家族之一,竟然因为一次看似荣耀加身的省亲翻了车。
更离谱的是,皇帝那点小心思,贾家愣是没摸透,稀里糊涂把自己玩儿没了。
贾家这帮人,搁清朝那会儿可是响当当的贵族。
祖上贾演跟贾源俩兄弟,靠着打仗立功,一个封宁国公,一个封荣国公,硬是跟史家、王家、薛家凑成了四大家族的名号。
政治上有人脉,军队里有靠山,钱袋子也鼓得不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家族里分成宁国府和荣国府两支,荣国府这边贾政当家,老太太贾母坐镇,地位稳得一批。
贾政跟王夫人生的几个孩子里,贾元春算是头牌,聪明伶俐,长得也好,后来进了宫,混成了贤德妃,家族脸上倍儿有光。
说到贾元春,这姑娘从小就不是一般人。
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诗词歌赋也不含糊,家里人都拿她当宝贝疙瘩。
她小时候还教过贾宝玉认字,姐弟感情不是盖的。
十几岁那年,凭着“贤孝才德”被选进宫当女史,后来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爬到凤藻宫尚书的位置,还加封了贤德妃。
这身份一出来,贾家直接从贵族升级成皇亲国戚,谁见了不得高看一眼?
可这事儿吧,高光时刻往往就是拐点。
元春省亲那次,贾家彻底炸了锅。
为了迎接她,家族上下忙得脚不沾地,砸了大把银子建了个大观园。
那园子修得有多夸张?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比一般贵族的规格高出好几档。
表面上看,这是个露脸的机会,元春回娘家,皇帝点头,谁不觉得是天大的恩宠?
但真相没这么简单。
皇帝放手让元春省亲,真的是单纯给贾家面子?
别逗了,这里面藏着政治算计。
贾家权势太大,皇帝得掂量掂量他们是不是还听话。
省亲就是个试金石,看看贾家会不会收着点,别太飘。
可惜,贾家没这觉悟。
他们把省亲当成了炫富的舞台,大观园那奢华劲儿,恨不得告诉全天下“老子有钱有势”。
这不就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抖机灵吗?
封建社会有句老话,树大招风,贾家偏偏不懂这个理儿。
元春省亲的时候,其实也提醒过家里,别搞得太铺张,可惜贾政他们压根没往心里去,以为这是女儿给家族撑腰的好机会。
结果呢,皇帝眯着眼睛看着,心里估计早就不爽了。
贾家这波操作,直接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省亲之后,元春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在宫里本来就得小心翼翼,宫廷斗争那地方,哪有省油的灯?
没多久,她就因为卷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死了。
元春一倒,贾家在宫里的靠山没了,皇帝对他们的不满也没人压着了。
这时候,家族的财务早就被大观园掏空了,王熙凤还干了点放高利贷的勾当,窟窿越捅越大。
皇帝一看,这家族不收拾不行了,直接下令抄家。
财产全没收,人都散了,贾家从此一蹶不振。
抄家这事儿,带来的连锁反应太惨了。
贾宝玉最后看透了世事,跑去当和尚;林黛玉身子骨弱,病死前都没个好结果;薛宝钗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过日子;王熙凤直接死在牢里;贾母熬不住打击,也走了;贾政被贬到外地;贾赦跟贾珍更是被流放边疆。
整个家族,就这么散了架。
曾经的荣华富贵,转眼成了泡影,看着都让人叹气。
其实,贾家这结局,不光是他们自己作的,也是那时候的政治环境决定的。
封建社会里,皇权就是天,贵族再牛,也得看皇帝脸色。
贾家以为元春省亲是给自己加buff,殊不知这是一场皇帝设的局。
他们不懂收敛,不明白皇帝的底线在哪儿,硬生生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元春那次警告,要是家里人能听进去一点,也不至于后面这么惨。
可惜啊,贾家从上到下都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没人愿意醒过来。
再往深了说,这事儿不只是贾家一个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封建制度的缩影。
那年头,贵族跟皇权的关系,就像走钢丝,稍微偏一点就摔得粉身碎骨。
贾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栽在这上面的。
皇帝的心思,谁能猜得透?
元春省亲,本来是个机会,让贾家证明自己还知道分寸,结果他们反倒露了怯,给了皇帝收拾他们的理由。
这一步错,满盘皆输。
还有一点挺值得琢磨的,贾家这帮人,表面上精明能干,其实政治嗅觉差得要命。
元春在宫里混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她只是个棋子的现实。
贾家以为她是靠山,却没想过,棋子用完了,下场往往是被扔掉。
他们把希望全压在元春身上,却没给自己留后路。
等到元春没了,他们才发现,家族的根基早就被自己挖空了。
这事儿放到现在看,也有不少教训。
别看表面风光,底子不牢靠,啥时候塌了都不知道。
贾家那时候要是能低调点,别老想着显摆,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可惜,历史没如果,他们的结局早就写好了。
封建社会里,贵族的命,说白了就是皇权手里的玩意儿,想捏圆就圆,想捏扁就扁。
贾家没看清这点,硬生生把自己玩儿没了。
说到最后,贾家被抄家的根儿上,还是因为没搞懂皇帝的用意。
元春省亲不是啥赏赐,而是皇帝扔过来的一块砖,看你会不会老实接住。
贾家呢,接是接了,却拿这砖头盖了个金光闪闪的大楼,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多有本事。
这不是找抽吗?
皇帝要的不是你多能耐,而是你有多听话。
贾家偏偏反着来,结局也就注定了。
总的来说,这事儿挺让人唏嘘的。
一个家族,从顶峰到谷底,就因为一次省亲没整明白。
皇帝的心思,贾家没摸透,自己还瞎折腾,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故事听着玄乎,可细想想,又挺真实。
封建社会那套玩法,哪有那么多情面可讲?
贾家的教训,搁今天看,也是提醒咱们,风光的时候别太飘,底子得攥紧了。
关键参考资料
第一篇是从网易上挖来的,标题就叫“贾家被抄家的真实原因,就是贾元春省亲,可惜皇帝的用意他们没懂”,讲得挺透,链接是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U198RI0552XK8U.html。第二篇是界面新闻的“红楼梦里元春省亲只在家待七个小时,为何先后哭了六次?”
,分析了元春的心态,链接是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95385.html。第三篇是中国作家网的“贾府究竟因何被抄,凤姐放高利贷引火烧身”,讲了家族内部的烂账,链接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6-28/165746.html。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