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新闻记者:方天威
通讯员:徐洪江、刘勇、孙东勋
5月16日,随着钻机的轰鸣声响起,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宜昌长江公铁大桥主塔首根钻孔桩开钻,标志着宜涪高铁宜昌长江公铁大桥主体工程开工。
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东起宜昌市,向西经长阳、五峰、鹤峰、恩施、利川至重庆市涪陵区,该项目新建正线长度约470公里,其中湖北省境内约330公里。
宜昌长江公铁大桥是宜涪高铁(宜昌段)关键工程,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湖北公司建设、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中铁上海院先行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大桥为主跨800米的斜拉桥,上层布置4线铁路,下层为6车道城市主干道及远期规划的轨道交通,是目前全球铁路与轨道交通线数最多、功能最复合的公铁轨合建桥梁。
宜昌长江公铁大桥共有595根钻孔桩,此次开钻的8号主塔墩钻孔桩直径为3米、桩长35米。桥墩处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卵石土,持力层为弱风化砂岩夹泥岩,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为了攻克超大直径钻孔桩深厚大粒径卵石覆盖层砂岩基础施工难题,施工单位采用工具护筒引孔换填+永久护筒跟进方案,完善工艺工法,层层技术交底,严格落实开工标准化各项要求。现场作业时,通过泥浆护壁+旋挖钻完成成孔施工,岩层部分采用四级扩孔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钻孔完成后依次下放钢筋笼、安装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此外,桥址处于中华鲟核心保护区,周边生态敏感区众多,大桥横跨胭脂坝上有世界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且施工区域临近市区,环保水保绿色施工要求高。为此,施工单位开展了大节段四主桁长距离顶推施工技术创新、千吨级大节段四索面四主桁悬臂施工控制技术等科技攻关,拟采用基于BIM的智能与绿色建造技术,创新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施工期间将对疏花水柏枝进行移植,并在中华鲟繁殖期(10-12月)暂停震动施工,从技术创新、施工组织等方面着手,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宜涪高铁宜昌长江公铁大桥是国家《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中重要交通项目,是国家中长期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沪渝蓉高铁、呼南高铁共用的过江通道。该桥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对完善我国铁路网络布局,构建宜昌交通枢纽,加速湖北省“一主两副”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宜昌市过江路网及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