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百强房企,今年没拿地

《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这周,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01

房企动态

金科股份董事会换届

在重整方案落地、控制权易主后,金科股份董事会迎来重要人士加入。

9月30日,金科股份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五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郭伟、王晓晴、李根、李亮、施浩、张勇在内的6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以及封和平、张毅、孙霞3名独立董事候选人。

值得注意的是,金科股份此次董事会的换届并非简单的人事调整,而是公司从“债务纾困”迈向“转型突围”的核心一步,是为了弥补原团队在资产处置、金融风控上的短板。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金科股份的股东结构已“去家族化”。这也是进一步向债权人、购房业主、监管机构喊话——“老金科”已经结束,“新金科”正以全新的治理结构开启发展新纪元。

点评:通过引入具备资产处置和金融风控背景的新董事,金科正在从救火式的纾困转向系统性的重构。

新董事会也面临着重重挑战,比如如何快速盘活近900亿存货,平衡资产变现与价值维护;如何在司法重整框架下协调各方利益,避免二次风险;如何从开发商转向运营商的战略转型等等。

期待金科能为困境房企提供新范式!

9家房企鏖战超300轮,中建智地北京拿地

9月30日,北京两宗地块入市竞价出让,分别位于朝阳区和门头沟区,总起始价40.6亿元。

两宗地块最终揽金52.73亿元。门头沟四道桥地块则由电建地产+门城投资联合体以底价9.57亿元拿下。

而朝阳太阳宫地块则吸引了9家房企参与角逐,经过300余轮的激烈竞价,最终由中建智地以43.15亿元成功竞得,地块的溢价率高达39.18%,成交楼面价约为8.53万元/平方米,成为北京年内土地溢价率的新高。

点评:北京土地市场这次出让结果,再次折射出当前楼市的两极分化格局。各家房企正在收缩战线,聚焦确定性更高的核心区域。精准投资,已经成为行业新常态。

王健林“限高”三日游

9月28日,“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话题冲上热搜。多家媒体报道称,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因一笔标的为1.86亿元的案件被限制高消费。该限制消费令由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

对此,万达知情人士表示,“此次是由于万达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事实上之前双方一直在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我们也正在了解具体情况,本次或因在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9月29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经没有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限高”信息,这意味着王健林“限高”被撤销了。

点评:此次“限高”风波虽然迅速解除,却反应出房企巨头们在债务泥潭中的挣扎。现阶段,现金流管理与债务化解能力才是房企生存的命脉。

02

产品&市场动态

1-9月房企新增货值公布

9月土地市场成交同环比回升,呈现周期性回暖特征。但由于非热门地块成交占比较多,整体溢价率回落至3.2%,创年内新低。

投资百强前9月拿地总货值、金额、建面均同比上升,投资百强门槛值也同比上升2%,同比由负转正。

企业端,截至9月末仍有近五成销售百强房企尚未拿地,仅16家房企拿地金额超过百亿,前9月央国企拿地金额占67%,其更偏好核心优质地块。

销售端9月呈现一定回暖趋势,但小幅、点状回暖对企业投资影响微弱,且存在一定的滞后。

点评:行业复苏冷热不均,市场的信心和资金仍高度集中在“安全区”。整体信心的彻底修复,不能仅靠短期政策,更依赖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和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

海口、重庆、南京,出现“日光盘”

过去一两年,“日光盘”多集中在上海、成都这类长期热门的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热度也主要依靠这些城市来支撑。

但近期,情况有所变化,重庆、南京、海口接连出现“日光盘”,打破了此前核心城市独撑热度的局面。

据媒体报道,8月重庆龙湖御湖境、南京丹荔云府项目开盘即售罄。近日,海口中海丨南海・叁號院项目成为2025年海口首个“日光盘”,推出的168套洋房,单日销售额10亿元。

与此同时,一些市场低迷的城市,比如广州、郑州等城市,部分项目销售也呈现逆势回暖迹象。

据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8-9月,全国新房项目平均去化率维持在40%左右波动,同比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市场分析认为,这一变化与各地契合购房者需求的“好房子”供应增加密切相关。

点评:市场的回暖,出现了“多点开花”的积极态势。再次证明,只要能提供真正有吸引力的产品,需求依然存在。

03

政策&趋势

公积金政策再发力,广州扩大提取范围

9月30日,广州发布住房公积金提取新规定,明确公积金既可以用于支付二手房、配售型保障房的首付款,也能提取出来用于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据悉,为了减轻购房者的还贷压力,仅在今年三季度,就有43个城市发布了55次相关政策。而这些政策主要有三大变化:

第一,提取场景更加多元化。现在,提取公积金不仅可以用于支付首付款,还可以用于租房与保障性住房提取,还可以提取用于老旧住宅的电梯更新、加装电梯等等。

第二,贷款支持更加精准化。近期的政策中,各地纷纷通过提升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支持异地购房贷款等精准匹配,来满足更多缴存人的住房消费需求。

第三,区域政策更加差异化。从地域看,一线城市近期比较聚焦于人才与多孩家庭,比如深圳通过提取政策覆盖购房全流程,吸引人才落户。而二、三线城市,则强化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

点评:今年各地的公积金政策持续发力,降低居民购房门槛的同时,也覆盖了租房、老旧小区改造等更多场景,公积金逐渐转变为覆盖居住全周期的住房消费基金。

武汉再次推出楼市“组合拳”

9月30日,武汉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以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据悉,本次政策包含了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套数认定标准、加大刚性住房需求补贴力度、加大购买商办类房屋支持力度、支持一定期限内商务楼宇功能转换、优化老旧商务楼宇更新审批流程、调整优化购房落户手续、阶段性延长部分政策实施期限等8条新政。

点评:这次武汉的政策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松绑”,而是开始更精细化的“调理”,为城市带来长期需求。

一方面,通过提高公积金额度、发放补贴来降低刚需的购房门槛,直接刺激需求;另一方面,罕见地针对商办、楼宇推出支持政策,旨在消化商业库存并推动城市产业更新,这显示了武汉政府盘活整个房地产大市场的决心。

50家上市房企,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02亿元

近日,克而瑞统计2025年上半年上市房企财报统计显示:50家上市房企上半年营收下降15%至12868亿元,毛利润下降9%,净利润亏损902亿元,而且整体连亏四年,66%房企净利润出现亏损。

历史高价地、低利润项目仍在持续拖累房企盈利能力,此外房企销售去化压力之下,“以价换量”加剧企业增收不增利的表现,房企对存货等资产计提资产减值也对利润表现有较大的负面,上半年超七成房企计提存货跌价,确认存货跌价损失494亿。

在盈利能力下滑的背景下,50家上市房企上半年调整后的非受限现金短债比相比期初下降至0.37,短期偿债压力仍然在加大,部分房企仍有违约可能。

点评:当前,房企的首要任务已不再是追求规模,而是如何修复资产负债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住房租赁企业交中期答卷,企业发展节奏差异加大

据观点指数统计,8-9月,多家头部住房租赁企业陆续交出2025年中期答卷。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行业整体表现平稳,企业间的发展节奏差异进一步显现。

规模层面上,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30家住房租赁样本企业已开业规模持续增长,合计超150万间,而房间数中位数仅2.64万套,目前多数品牌仍处于小规模运营阶段。

其中具有国企背景的品牌,包括华润有巢、招商伊敦公寓、保利和寓等合计已开业房间39.98万套,占比25.8%,这类企业依托政策资源和资金成本优势,在保租房领域表现突出,成为市场的稳定器。

收入表现上,观点指数监测的住房租赁样本企业2025年半年度收入从0.5亿元到27亿元不等,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点评:住房租赁行业进入一个“分化发展”的精细化运营时代,但市场格局还没有固化。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将规模优势有效转化为盈利能力的优秀企业。

信息来源:中国房地产报、观点、乐居财经、丁祖昱评楼市等,特此感谢!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政策   地块   住房   城市   点评   日光   公积金   海口   董事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