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抗癌5年,最后想去寺庙,而不是陪家人:如何理性面对生死

本文字数约:1940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演员朱媛媛患癌去世,很多人在哀悼,我也觉得非常遗憾。

一个那么善良、有才华的演员,一位女儿才17岁的母亲,生命却定格在了51岁。

朱媛媛,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写这篇文章,完全没有要蹭朱媛媛热点的意思。她的讣告已经出来好几天了,热度早就接近尾声了。

但我看了她去世前的细节,我有一些关于面对生死的思考,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

每个人都希望健康、长寿,朱媛媛当然也如此。但生命不只有长度,还有高度和宽度。

朱媛媛在2019年确诊患癌,此后5年里,她从来没有公开说过自己患癌。

去世2个月前,她还吃着止疼药进组拍戏,中途身体不舒服,她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句带过,同组的演员都不知道她的病。

住院治疗时,她还免费出席公益活动,默默捐款几十万。

朱媛媛肯定知道,只要她公开患癌和捐款的消息,外界铺天盖地的关心都会朝自己涌来,所有人都会夸她坚强、敬业、可敬,冲上热搜是毫无疑问的事。

但她没有这么做。

很大程度上,朱媛媛克服了人性三原色中的“虚荣心”,她活出了生命的高度,这已经超越了很多普罗大众了。

不过,朱媛媛没有完全克服人性三原色中的“侥幸心理”,在某个程度上,生命的宽度也还不够。

北大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刘海鹰是朱媛媛的好友,他说,朱媛媛生前一直盼着奇迹发生。

朱媛媛曾经在一个节目上,谈过在生命的最后最想做的事。她说,自己最想做的是“陪孩子”和“去寺庙”。

结果节目又要求,那如果只能做一件事呢?

朱媛媛当时就流泪了。最后,她选择了去寺庙。她说,“去寺庙”是代表了她的精神象征,是一个希望。

朱媛媛的选择,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相信也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她在生命的最后,不多陪陪孩子,去寺庙寻求精神象征干嘛?

其实,朱媛媛是去寻求内心的慰藉。她突然被查出癌症,而且据说确诊时已经不是早期了,病情较重,预后不乐观。

她肯定百思不得其解,一遍遍地问:为什么是自己?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如此善良,为何老天这么不公?

她肯定心有不甘,希望再陪伴爱人和女儿几十年,拍更多的戏;

她肯定会担心自己去世后,丈夫和女儿会不会走不出悲伤,陷入人生困境……

病魔折磨的是她的肉体,但这些想法,折磨的是她的精神。

所以,她才会希望出现奇迹,才会希望去寺庙获得精神寄托。

可其实,一味地等待奇迹的出现,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信仰上,这是一种“侥幸心理”。

很多人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在宗教里面寻找精神寄托。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为宗教里的“承诺”会让人觉得还有希望,觉得事情还不至于太糟糕。

说白了,这是一种心理安慰,让人心里好受一些。

可是,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来说,寺庙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如果宗教祈祷有用的话,就不会有汶川大地震了,就不会有天灾人祸了。

我以前遇到过一个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孩子,因为病情一直好不了,他父亲甚至给寺庙捐了300万功德钱,希望佛祖菩萨能够保佑孩子顺利康复。

但这有用吗?一点儿用都没有!

我也真正地面临过死亡,但我不会期待奇迹的出现,也不会去宗教里寻找精神寄托。我会让自己保持平静。

钟南山院士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如果我们能做到平静地面对一切,反而更容易活出生命的长度、高度和宽度。

钟南山,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算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想信仰宗教、想去寺庙,那也要好好想想,我们应该寻求的到底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朱媛媛如果只能选一件事,她应该选择把时间留给爱人、孩子、还有其它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尤其是她的爱人。

比如她可以公开自己的患癌经历,不是为了名誉和关注,而是分享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抗癌路上总结的经验、踩过的坑。

她完全可以利用她作为著名演员的身份,引发更多人有意识地进入“生命阶段”,积极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指责朱媛媛。她在抗癌期间还拍了那么多好的作品,默默做公益,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她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我们也应该尊重。

但至少在现在,生老病死还是生物学的规律,在“长生不老”这个童话实现之前,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如果要求每个人都死得轰轰烈烈,贡献重于泰山,那也太苛刻了,而且不切实际。但在泰山和鸿毛之间,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精准心理学,能从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很多事情会变得更简单。

生命的长度,不是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的;

但我们每一个还活着的人,能够决定自己生命的高度和宽度;

我们能思考自己是否克服了虚荣心和侥幸心理,是否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些思考对我们的人生意义非常有帮助。

#朱媛媛去世# #如何面对生死?# #生命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标签:娱乐   寺庙   生死   理性   家人   朱媛   生命   都会   精神   宽度   宗教   高度   孩子   心理   寄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