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两市开盘震荡后拉升上行,然而午盘前指数突然跳水,沪深两市纷纷翻绿;午后开盘跳水延续,随后指数却探底回升,多板块上行推动指数翻红,尾盘继续上行,最终在昨日大跌后迎来修复。整体看,市场成交持续火爆,热情整体较高,市场仍保持整体的活跃。
从昨日的急跌到今日的修复开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根据历史牛市经验来看,首次急跌后的修复往往呈现两种典型路径。
一种是快速修复再创新高,类似2014年12月牛市途中急跌:当时指数突破前期平台后首现单日5%以上跌幅,次日就开始持续修复,并再创行情新高。第二种走势是修复后反复震荡,难破前高。比如2020年7月牛市中段调整,当时指数经历一轮快速上涨后,单日暴跌超4%,后续虽有修复,但始终在前期高点附近震荡,未能再创新高。
无论哪种修复路径,短期市场加速行情或迎来放缓,而进入区间震荡的概率大增。已这一点,在历史行情中均有印证,牛市中的上蹿下跳”并非偶然,2015年牛市初期、2020年行情中段均出现过类似走势:主力通过快速杀跌制造恐慌,清洗心理承受力较弱的投资者,震出浮筹后迅速拉升完成洗盘,本质是市场内部的自我调节。当前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指数已站上十年新高,叠加连日万亿成交与高融资余额,资金博弈更趋激烈。 就像 2015年5月 天量成交后震荡加剧的行情,获利盘如同巨额积水,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发集中抛售。
面对急跌后的修复行情,投资者需结合历史经验与当前市场特征,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应对。避免陷入追涨杀跌的误区。对于短线交易者,可借鉴2014年快速修复行情中的操作逻辑,聚焦高弹性板块,这类板块在历史牛市修复期中往往率先反弹,且波动空间较大,适合利用巨震区间做波段操作,但需注意设置严格止盈止损;而对于对于中长期投资者,则可参考2016年慢牛初期的配置思路,逢低布局低估值、高股息资产,这类板块在历史巨震期中抗跌性更强,且当前估值仍处低位,安全边际较高。同时,需聚焦政策扶持方向(如数字经济、高端制造),采用分批建仓策略。最后,无论何种投资风格,都需警惕历史行情中反复出现的高危操作,尤其是盲目追高暴涨题材股、过度依赖融资杠杆以及满仓进出。
总之,当前A股的急跌修复,既延续了历史牛市震荡洗盘的共性特征,也因十年新高、万亿成交等因素呈现新的特殊性。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反弹,既要看到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撑带来的长期机会,也要警惕短期资金博弈引发的波动风险。正如历史行情反复验证的:市场从不缺机会,缺的是在波动中保持定力的耐心与纪律。唯有结合历史规律、立足当前实际,才能在急跌后的修复行情中占据主动,为下一轮行情积累优势。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