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珠隧道首批首节沉管顺利完成浮运沉放

9月16日,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发布消息:鱼珠隧道首节沉管——E1管节于当日顺利完成浮运与沉放施工,标志着华南地区在建最长、且两次下穿珠江的内河沉管隧道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项目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

本次浮运安装的E1管节长102米、宽30.6米、高8.9米,重约2.7万吨。面对复杂水域条件等因素,项目调集6艘大马力拖轮组成拖航编队,总功率近3万匹马力,并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拖轮船长及各参建单位组成的现场指挥团队。

9月15日14时,编队自干坞北侧临时寄泊区起航。在浮运过程中,指挥团队精准调度,有效控制管节在多次航道变换和回旋区转向中的姿态,克服水流及高速客船通行影响,确保管节始终沿设计轴线行进。

经约10小时作业,E1管节安全抵达基槽水域,并顺利完成系泊及沉放前准备。9月16日,在完成系统检查、潜水核查等程序后,经位置微调、压载下沉、对接拉合及水力压接等工序,E1管节最终与琶洲暗埋段实现江底对接。经稳定压载与测量复核,安装精度达到毫米级。

鱼珠隧道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主管,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隧道地处广州“珠-金-琶”黄金三角地带中心位置,全长2.6千米,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其中沉管段全长935米,断面宽30.6米,高8.9米。

线路南起海珠新港东路,采用沉管隧道两次下穿珠江,在珠江北岸下穿黄埔大道后接地,止于深涌左支涌以南,是目前华南地区在建最长且两次下穿珠江的内河沉管隧道,是华南地区沉管水中拖航距离最长的内河沉管隧道,也是国内曲线半径最小(R=1250m)的内河沉管隧道。

鱼珠隧道作为广州市“东进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项目建成后,近岸可以实现金融城、临港商务区与琶洲的交通转换,促进珠江两岸的融合发展,实现琶洲与鱼珠两大商务区5分钟互通;远端可以承担科学城、鱼珠地区与海珠、大学城、创新城等科技创新带的交通联系功能,有利于加强城市东部、南部的联系,对缓解珠江南北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改善市民出行品质、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项目已完成首批首节沉管安装工作。接下来将推进剩余管节的浮运沉放工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全力冲刺2027年隧道水中段贯通目标。

文 | 记者 严艺文 通讯员 陈洁珊图 | 通讯员提供

编辑:何昱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科技   隧道   顺利   珠江   华南地区   内河   交通   广州市   项目   拖轮   最长   全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