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写道,毛主席时期有两次机会解放台湾,一次是1950年,如果朝鲜战争没有恶化,解放台湾是势在必得。
因为毛主席已经让刘亚楼萧劲光等人,着手组建空军和海军。他在1949年给周恩来的信中写道:准备明年7月夺取台湾。
但遗憾的是,朝鲜战争恶化,美军从仁川登陆,还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毛主席不得不做最坏打算,先抗美援朝。

此外,在60年代其实也有一次大好机会,或者说,差一点台湾就解放了。那就是李宗仁回国后。
李宗仁是民国代总统,国民党兵败后,李宗仁逃到美国,蒋介石则退守台湾。1965年,在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下,李宗仁顺利回到祖国,在北京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的热情接待。
因为对于毛主席来说,李宗仁回归有大作用,那就是去台湾,为国家统一做贡献。在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李先生是否愿去台湾,李宗仁答道:我同蒋先生尽管在几十年中意见相左,但并无私人仇恨。如果蒋先生确有诚意解决这个问题,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果然,李宗仁归国,对于台湾当局和蒋介石无疑都是一个极大的震撼,连过去中华民国代总统都以祖国大陆为家,避居一隅的台湾当局还有什么指望呢!
李宗仁逐渐和台湾当局接触后,发现蒋介石确实有和平统一的想法,尤其是1965年,蒋介石在浙江奉化萧王庙镇的舅母蒋妙月,由周恩来安排有关部门秘密礼送去台湾。此事让他对大陆的老对手毛泽东、周恩来怀有些许感激之情。
流落海岛10多年,且又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他,何尝不想叶落归根,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拿定了主意。
据《曹聚仁传》记载,1965年曹聚仁受到蒋介石委托,秘密到北京和周恩来见面,商量和谈之事。还记载了蒋介石提出的诸多条件。
下面我把这次秘密何谈的情况拿出来,这是根据王方的回忆,说到了曹聚仁在北京列出来的几个条件。
第一:蒋介石可以回到大陆,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地方,北京的建议是依然让蒋介石去庐山居住。
第二,蒋经国担任台湾省省长,台湾要交出所有的外交权和军事权。
第三,台湾不能接受其他国家任何军事援助,如果经济上有困难,北京按照美国支援台湾的数额拨款。
第四,台湾军队并入解放军,陆军改编为4个师,其中一个师驻守厦门,3个驻守台湾。
第五,厦门和金门合并成一个市,市长由驻军师长担任,资格为陆军中将。
第六,台湾的文武百官待遇不变,人民生活只会提高,不会降低。
如果说这六项真的经过毛主席的同意,那和平解放台湾必然是指日可待。

据说,这次最后的会谈,在日月潭,现在在日月潭碧楼纪念馆的说明词证实,曹聚仁此行的准确日期是1965年7月20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碧楼,听取曹密访北京报告,形成一个与中共关系和平统一中国的谈判条款草案,当时称为'六项条件’……”看来王方所说是属实的。
据王方说,这六条,只有第五条北京那边难以敲定,因为第五条规定的那位师长兼市长人选,必须北京与台北都能接受的陆军中将,颇难挑选。原来内定的人,已因为年老而逝世。
当然,这也问题不大。
那么为什么最后没有和谈成功呢。遗憾的是,就在大家都以为解放台湾迎来转机时,“文ge”爆发了,用一句古话来说的话,大概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尤其是当1968年,蒋介石听说他的老家浙江奉化慈庵被炸毁了,不仅怒从心头起,两岸和平谈判统一问题,从此不再提起。

到了70年代,尼克松访华后,其实也迎来了转机,然而当时毛主席,周恩来都已经步入晚年。毛主席临终前,大概是1975年,打算派邓小平去继续和台湾对接,但问题是,当时党内工作千头万绪,再加上反革命集团这个麻烦,大陆还没有回应蒋介石,蒋介石已于4月5日去世,蒋经国忙着办理丧事,和谈之事便再无机会。
蒋经国其实也有和平统一的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蒋家后代一代不如一代,和谈成为奢望。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