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奶茶的袋子,能卖上千元!随手丢弃的垃圾凭啥这么值钱?

大家好,我是闻叔!谁能想到,一个印着动漫角色的奶茶杯套能卖到40元,价格堪比两杯普通奶茶,却仍有人在二手平台争相秒拍?

曾经喝完就弃的饮品包装,如今竟成了二手市场的香饽饽,这看似反常的消费热潮背后,究竟是年轻人的盲目跟风,还是品牌精心布局的营销套路?二手包装交易的火爆又是否能持续长久?

40元联名款遭疯抢:废弃包装变身“二手硬通货”

在二手平台的奶茶包装交易生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类“限量款”“联名款”产品,其价格涨幅之高令人咋舌。

某茶饮品牌与动漫IP合作推出的杯套,二手标价直接飙升至40元,即便这个价格足以再购入两杯同款奶茶,仍有不少收藏爱好者在商品页面留言“求购整套”“可溢价秒拍”。

江南百景图与喜茶联名的“喜迎桂客”奶茶袋,作为已停售的“绝版”款式,在二手平台的报价高达50-65元/个,远超饮品本身的价值,更有甚者,将包装袋的价格炒上千元。

除了这类自带IP流量的联名款外,普通奶茶包装的价格跨度也十分惊人。

二手平台数据显示,基础款单杯袋单价多在1-2元,热门品牌的双杯袋、主题包装则卖到10-15元,部分卖家还推出“59.9元50个”的打包套餐,将不同款式混装售卖,看似性价比突出,实则让本是饮品附属品的包装实现了价值翻倍。

还有的将稀缺包装标注“孤品”“仅存库存”等话术,通过制造紧迫感刺激消费,部分限量款的最终成交价甚至突破百元大关,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形成了规模化的交易市场。

二手平台上“奶茶包装”相关商品数量已超10万件,交易热度近一年同比增长300%,其中联名款、限定款的搜索量占比达68%。

这些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奶茶包装,如今已然成为卖家手中的“赚钱利器”,而支撑其价格的核心,正是“稀缺性”与“纪念意义”两大关键词。

买家分野明显:实用党捡漏,收藏党追稀缺

奶茶包装能在二手市场掀起热潮,核心是精准契合了两类消费者的需求,形成了“实用派”与“收藏派”两大阵营,各自撑起了半边市场。

实用派消费者将这些包装视作“平价收纳好物”,其厚实的材质和多样的尺寸的设计,让它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多重用途。

不少年轻人热衷于“爆改”奶茶袋:将袋子修整后加装挂钩,变身车载垃圾袋。

在底层戳洞后挂在厨房,成为简易沥水篮;剪出取纸口后放入纸巾,当作悬挂式纸巾盒,甚至用纸箱与奶茶袋黏合加固,搭配冰袋制成夏日猫窝,被网友戏称为猫咪“空调房”。

这些改造玩法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让普通奶茶袋的实用价值被重新发掘,也带动了基础款包装的交易热度,毕竟1-2元的单价,远比专门购买收纳用品更为划算。

而收藏派消费者则完全被“稀缺感”驱动,“限量”“联名”“绝版”这三个关键词,足以让他们主动买单。

这部分消费者以年轻群体为主,尤其是Z世代,他们购买的核心并非包装的实用价值,而是背后的IP情怀与收集成就感。

2025年喜茶与大热IP《CHIIKAWA》的联名合作便是典型案例,这款被称为“年轻人电子布洛芬”的动漫IP,其联名杯套、包装袋在二手平台上线即被抢购,部分卖家甚至将杯套与徽章捆绑销售,总价超百元仍供不应求。

茶百道与潮玩IPZoraa的联名包装也呈现类似态势,印有Zoraa形象的杯套、挂件在二手平台溢价3倍仍有人问津,不少收藏者自发组建交流群,互相交换稀缺款式,形成了专属的收藏小圈子。

对他们而言,在社交平台晒出整套联名包装,收获他人的点赞与羡慕,这种情感满足感远超包装本身的使用价值。

品牌暗推助力:“限量包装”成营销新赛道

这波奶茶包装的二手热,看似是消费者自发形成的市场现象,实则离不开品牌的“推波助澜”,背后是茶饮行业日趋成熟的营销逻辑。

有广告从业者精准点破其中关键:品牌推出“限量包装”,并非旨在通过包装本身盈利,而是为了强化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通过人为制造稀缺性,将消费者的行为从“买奶茶”升级为“抢包装”,进而催生专属的收藏文化。

从行业背景来看,包装营销的兴起与茶饮行业的竞争加剧密切相关。

头部品牌纷纷加大包装创新投入,通过IP联名、限定设计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二手市场的溢价交易,恰好成为品牌营销效果的“试金石”,喜茶、茶百道等品牌的操作极具代表性。

喜茶与《CHIIKAWA》的联名合作中,不仅将动漫角色形象应用于杯套、包装袋,还推出了工牌样式的金属徽章、mini陶瓷杯等周边,并在全国2000余家门店进行主题装饰,14座城市的主题店还设置了打卡装置,全方位营造收藏氛围。

茶百道与Zoraa的联名则更进一步,通过线下快闪店、消费抽奖、社交媒体打卡等活动,将包装收藏与潮玩文化深度绑定,刺激用户主动传播。

奈雪的茶也推出过龙年限定茶礼盒,包装设计灵感源自《故宫纹样》中的“二龙戏珠纹”,凭借传统文化IP的加持,其包装在二手平台同样备受追捧。

这些品牌的共同逻辑的是,通过限定包装制造“稀缺性”,吸引消费者为情感价值买单,进而沉淀品牌忠诚度。

目前已有不少品牌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推出“周边收集计划”,例如集齐一定数量的限定包装,即可兑换定制徽章、钥匙扣等周边产品,或是专属饮品券,一步步将用户纳入自身的品牌生态体系。

本质而言,这是品牌深度洞察年轻人消费心理后,打造的精准营销模式,而二手市场的火爆,不过是这一模式的自然延伸。

热潮能否持续?核心在于“新鲜感与可持续性”

归根结底,奶茶包装的二手热潮,本质是年轻人对“稀缺感”的追捧,也是茶饮行业从“产品消费”向“情感消费”升级的体现。

从单纯购买奶茶饮品,到主动收藏奶茶包装,茶饮品牌的营销玩法不断创新,但这股热度能否长久维持,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对新鲜感的追求是核心驱动力。

当前奶茶包装收藏的热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P联名带来的话题性,但如果后续品牌只是简单复制“限量+联名”的套路,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创意和内容沉淀,很容易让消费者陷入审美疲劳。

茶饮行业的IP联名生命周期平均仅为1-2个月,一旦新的联名出现,旧款包装的关注度便会大幅下降,二手价格也会随之跳水,这对收藏者的热情是不小的打击。

从行业发展来看,包装营销还面临着环保政策的压力。

国家正持续推进“双碳”战略,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的应用比例正逐步提升。

奶茶包装多为一次性纸质或塑料材质,过度收藏可能引发资源浪费的争议,部分网友已开始质疑“为包装买单是否值得”“闲置包装最终是否会沦为垃圾”。

这意味着品牌未来的包装创新,不仅要兼顾美观与稀缺性,还需考虑环保属性,否则可能引发负面舆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包装经济”毫无未来。

如果品牌能在设计上持续创新,将环保材料与IP元素相结合,同时通过“包装回收兑换”“限定款可持续设计”等方式引导理性收藏,或许能让这股热潮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消费者而言,无论是追求实用价值还是收藏乐趣,理性消费都是前提,避免为了跟风而过度购买,才能让“包装经济”真正服务于生活,而非成为新的负担。

奶茶包装从“废弃物”到“二手硬通货”的转变,既是消费升级的缩影,也是品牌营销的成功案例。

但热潮之下,我们更需看清其本质:包装的价值终究依附于产品与情感体验,脱离了核心的创新与合理的引导,再火爆的收藏热也只是昙花一现。

这既是对品牌创新能力的考验,也是二手奶茶包装市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信息来源:钱江晚报——火了!大批人开始囤,随手扔掉的东西,有人靠它赚了近千元

信息来源:国际在线——经济运行态势怎么看?如何推进“双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经济社会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食   袋子   奶茶   值钱   垃圾   二手   品牌   收藏   消费者   热潮   平台   价值   饮品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