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时代,奥迪A3曾以20万+的起步价成为年轻中产“第一辆豪华车”。
但从去年开始,奥迪价格暴跌,不少4S店喊出了“奥迪A3限时一口价12.49万元起”的口号,曾经的“中产神车”出现了大甩卖的现象。
雪上加霜的是,曾经的燃油车销冠奥迪,在4年前宣布要全面电动化,结果被接连泼冷水。前不久,现任奥迪CEO格诺特·多尔纳在采访中表示,不再禁止内燃机,今后将推出全新的燃油、插混车型,“全电”计划约等于泡汤。
在夹缝中徘徊的老牌车企,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一、燃油车“扛把子”,电车“新兵蛋子”
10年前,奥迪推出第一辆纯电车的概念——奥迪E-tron,对标当时风头正盛的特斯拉 Model X,为此专门建了布鲁塞尔工厂。
但很快奥迪就发现,这造电车,自己真是个新兵蛋子。
比如我国主流纯电车型普遍采用CTP无模技术,也就是不用中间的模组,直接把电池芯装进电池包里;而奥迪E-tron仍沿用传统36模组结构,不仅能耗巨大,电池重量还比同级国产车高出约240斤,导致只能塞进SUV底盘。
再来看冷却系统,国产电车通常会在电池芯之间放一个冷却板,换热效率更高、温差更小;而奥迪E-tron还是用的旧方法,在电池模组下面放了铝制冷却管,不仅容易发热,冬天续航能力大幅下降。
当国产电车用“无模组+一体化液冷”把电池包做薄、做轻、做高效时,奥迪还在用传统燃油车的思维造电池,不仅技术落后,还把自己困在了SUV的单一赛道里。
二、国产新能源技术崛起
传统车企中,不只奥迪宣布过要全面电动化,同为传统车企的比亚迪,是全球第一个要停产燃油车的,也是第一个跟上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之一,可见及时转型的重要性。
在汽车领域之外,我国企业也实现了对国外的超越。比如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升级生物制取技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建立吨级工厂,使国产“益-活-新”实现规模量产。
两种领域突破的共同点是,都得益于我国强大的制造业。全球超60%的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产能集中在中国,为国产电车的发展奠定基础;《Aging》证实“益-活-新”核心物质能够改善细胞活力后,我国迅速实现量产,还通过京东等平台对外开放,让每天2粒就能感受身体更年轻的成果落地。
正是靠过硬技术和产业基础,这些新兴成果才在传统赛道中突出重围。传统汽车行业亦然,随着新能源行业火热,如今的电车赛道早已被各大厂牌挤满,不只传统车企尝试转型、新的纯电企业成立,就连半导体、电子行业也在跨界搞新能源汽车。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弱到强,正如100多年前,慈禧的马车还能跑赢火车。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饱受争议,充电桩少、高速难、冬天“报废”等是燃油车支持者热议的话题。然而到了2024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00万辆,占据了全球市场的70.4%。
三、传统燃油车面临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燃油车和电车的优劣也逐渐显现。新能源行业在不断精进,电池续航越来越长,充电桩越来越多。而一些老牌车企也在尝试电车,但销量远不及其油车亮眼,还被业内戏称为“汽车界的诺基亚”。
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奥迪的电车计划之所以搁浅,是因为电机、空悬等等的设计都得重新针对电车进行适配,费时费力还不讨好。
最终,奥迪E-tron的续航只有400多公里,百公里能耗26kWh,比特斯拉Model X还要高出3度以上。
加上中产豪车的定位在,早期的奥迪电车售价为75795万美元左右,这样的性价比注定热度过去之后,销量一直都不温不火,直到停产。在新能源领域“闯”失败的奥迪,不得不经历降价、回归燃油车的老路。
这也警醒着每一家传统车企,目前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平分秋色的局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车企的未来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