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便宜的,高品质的疫苗。”
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促使尹卫东和潘爱华创立了北京科兴生物,并誓要将其做成全球最好的疫苗公司。
然而,7月7日,“疫苗之王”科兴要分红的消息迅速冲上了热搜。
本来上市公司分红并不新鲜,但令人震惊的是,此次分红的股息竟是股价的8.5倍。
而这才是第一次,后续还有2次分红。若三次分红全部实施成功,那么总金额约合550亿元人民币,同时占到了公司储备资金的73%。
这意味着若分红成功,科兴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公司。
这是不干了,准备分钱走人吗?
7月9日,科兴生物各位股东更是上演了一场“宫斗”大戏,终于完成了大换血。
而创始人更惨,潘爱华在踩缝纫机,尹卫东则失去了控制权,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更令人惋惜的是,“疫苗之王”科兴,非但没能实现当年的宏愿,如今还要面对被华尔街资本吞掉的命运,这种两难的局面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科兴生物成立之初,就是想做出便宜又好用的疫苗,从而推动中国疫苗产业的发展。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个美好的初衷逐渐变了味。
2001年,北大未名生物董事长潘爱华和疫苗专家尹卫东共同创办了北京科兴生物。
2003年,北京科兴在安提瓜和巴布达注册了科兴控股生物有限公司,之后在美国OTCBB挂牌上市,尹卫东出任董事长。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两人齐心协力搞研发、促生产、抓销售,科兴生物规模越来越大。
因为潘爱华的帮助,尹卫东得以从唐山来到北京,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他一直很感激潘爱华。
但这份情意并没有维系下去,因为在利益面前终究不堪一击。
2009年,科兴生物因为业绩一直不错的缘故,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但之后因美股估值低,再加上科兴生物主要业务和市场都在中国,所以其计划私有化后回归A股,这也有助于整合资源和提升管理效率。
然而,两位创始人对于私有化这件事,各自有不同的想法。
2016年,尹卫东为了维持现有的管理团队,特联合赛富基金以增加权重。
而潘爱华为了更换管理层,则引入了强新资本和未名医药。
2018年,在股东大会上,以尹卫东为首的董事会,被潘爱华阵营的强新资本李嘉强所替代。
为了扭转局势,尹卫东开启“毒丸计划”,给潘爱华方以外的股东大量增发新股,借此稀释对手股权。
之后,潘爱华方先后向安提瓜和巴布达法院、英国枢密院提起上诉,提出董事会名单不合法,但最终都是尹卫东阵营赢得胜诉。
但大战也随之开始。
潘爱华让人强行换门锁、抢公章、切断了北京科兴工厂的电源,直接造成价值1540.4万元的疫苗报废,使北京疫苗一度断供。
更过分的是,2019年由于潘爱华拒绝提供财报,致使科兴生物停牌,股价永远停在了6.47美元/股。
尹卫东和潘爱华的内斗,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也让科兴生物的生存发展之路越来越难。
谁也没想到,在内战中苦苦求生的科兴生物,居然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科兴生物旗下的科兴中维成功研发出了克尔来福疫苗。
为此科兴生物在2021年就收获了84.67亿美元的净利润。
这一成绩相当科兴从2015年到2020年5年间,所有利润的35倍以上。
截至2024年,其账面上资金约103亿美元。
然而,随着疫情的逐渐消失,科兴生物的业绩也开始回落。
甚至,2023年其净亏损达到1亿美元,克尔来福疫苗也不得不停产。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两位创始人却依然深陷内斗之中,根本不关注公司的发展。
终于在2024年,潘爱华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鉴于一位创始人已经入狱,另一位创始人尹卫东本以为可以借此机会执掌公司了。
然而,我们还是想简单了,资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被潘爱华引入的强新资本,本质上是美国资本,是不会轻易放手的。
2025年1月,经英国高等法院裁定,尹卫东在2018年实施的“毒丸计划”是无效的,因此科兴生物的控制权离他而去。
紧接着,强新资本提名的以李嘉强为首的几人开始掌控董事会。
至此,科兴生物最终还是落入了华尔街资本的手里,等待它的也只有任人宰割的局面。
这场资本与创始人的博弈,最终以创始人的全面溃败而告终,科兴生物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6月18日,科兴生物公告要分红了。
自7月7日起,科兴生物将陆续分红三次,金额总计约合人民币550亿元。
但公告中明确表示,股东最终的投票结果,将直接关系到第2和第3次的分红计划。
而强新资本提出这个分红计划,目的就是为了拉拢股东巩固他的董事会控制权,而且分红一旦成功将消耗掉公司现金储备的73%,借此就可以掏空公司资产来限制尹卫东阵营的控制权。
尽管尹卫东阵营的尚珹资本和维梧资本不同意本次分红,并向香港法院申请禁止令,试图阻止分红,但6月27日均被驳回。
而且7月9日,科兴生物的股东们在加勒比海继续上演了一场抢夺控制权大战。
尽管如此,7年的恶斗还是让科兴生物失去了太多发展的机会。
主要疫苗比如甲肝和流感疫苗因为7年内斗的原因,导致资源流失,无法再维持之前的市场份额。
并且,因为内斗也没有研发出重要的新产品,而像百白破、狂犬疫苗研发进展也很缓慢。
科兴生物因没有及时布局mRNA技术以及新兴市场,如非洲和东南亚等国家,致使市场份额被辉瑞等疫苗公司抢占。
科兴生物研发能力停滞,融资能力更是瘫痪。
股票被停牌长达6年,股价一直停留在了6.47美元/股,导致2021年在疫苗概念股暴涨的时候却无法变现,错失巨额财富。
科兴生物创始人之间的恶斗,以及分红事件,是公司在管理上的失效、创始人理想主义溃败的悲剧。
现在的科兴生物如果三次分红都执行成功,那么账面上就只剩20亿美元,这些资金远不够研发和运营,这无异于自断生路,最终等待百亿疫苗帝国的将是沦为资本博弈的牺牲品。
届时,尹卫东和潘爱华会不会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感到后悔?
-END-
参考资料:
1.金角财经《“疫苗之王”科兴,分光吃光》
2.经济观察网《科兴生物董事长李嘉强回应自己被罢免:所谓新董事会不合法》
3.界面《多方激战科兴控制权争斗,特别股东大会仍未决出最终胜负》
4.潇湘晨报《停牌6年!科兴突然宣布分红500个亿?》
作者:九思
编辑:歌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