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怀化新天地夜市:烟火里的变迁,舌尖上的乡愁

(夜市各类小吃让人垂涎。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 摄)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8月19日晚7时,落日的余晖还未完全散去,新天地夜市的灯火已抢先亮了起来。人民南路与富程路之间的街道,烤苕皮的焦香混着手打柠檬茶的清爽飘散开,摊主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撞在一起,拉开了城市的夜生活。

“以前哪有这么多花样?”58岁的周大姐手里拎着刚买的泡椒凤爪,站在“回回香”摊位前感慨。她是土生土长的怀化人,逛了快20年新天地夜市。在她的记忆里,2000年初的夜市就是“几张塑料桌、几口铁锅”的模样,卖得最多的是炒粉和麻辣烫,摊主们推着三轮车来,收摊时地上总留着一滩滩油污。“那时候来这儿,图的是便宜、方便,哪敢想现在能坐着喝奶茶、看年轻人直播?”

说话间,旁边桌的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对着烤串拍摄,镜头里,滋滋冒油的肉串与身后“新天地夜市”的霓虹招牌同框。26岁的小李是本地自媒体博主,每周都来夜市拍视频。 “我爸妈总说,他们年轻时逛夜市,最怕遇到城管,摊主们见了就跑,像‘打游击’。”她笑着晃了晃手机,“你看现在,摊位统一规划了雨棚,地面每天有人打扫,连垃圾分类箱都摆得整整齐齐。上个月还在夜市搞了‘非遗展演’,弹琵琶的老师傅就坐在奶茶摊旁边,老的、新的,在这儿特别和谐。”

夜市中段的一家糖水铺前,老板何大姐的摊位从2005年摆到现在,算是夜市里的“元老”。“最早就一个小推车,夏天热得直冒汗,冬天冻得手发抖。”何大姐指着身后崭新的玻璃柜,里面整齐码着十几种糖水,“你看现在,政府给统一换了带冷藏的摊位,水电也接好了,我这老胳膊老腿总算不用遭罪。”她还记得,十年前夜市周边都是低矮的老房子,路灯昏黄得像快熄灭的蜡烛,“现在你看,高楼数不胜数,灯火通明。”

正在糖水铺前喝饮料的小罗姑娘插了句嘴。这个在长沙读大学的怀化姑娘,每次放假必来夜市报到。“我最明显的感觉是,夜市里的‘外地味’越来越浓了。”她掰着手指数,“以前只有本地的安江粉面,现在重庆的烤苕皮、成都的钵钵鸡、广东的糖水……全国各地的小吃都能找到。在她看来,夜市里的“混搭”,恰是怀化这座城市变化的写照——“以前总觉得怀化是‘边城’,现在高铁通了,物流快了,五湖四海的人来这儿做生意,连夜市都成了‘小江湖’。”

晚风穿过夜市,吹起了摊位上的小旗子。从“游击摊”到规范街区,从单一小吃到多元业态,从本地人“凑活吃”到成为城市名片,新天地夜市的20年,何尝不是怀化的20年?那些市民口中的“以前”与“现在”,藏着的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商业活力的迸发,更是普通人对“好日子”最真切的感受。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美食   怀化   福地   新天地   乡愁   舌尖   夜市   烟火   摊位   糖水   摊主   媒体   大姐   日报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