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界雷声阵阵

  作者丨毕亚军

  已经多年未有大企业因债务问题遇险的香港商界,今年以来有点雷声阵阵。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发展爆出债务危局的另一边,香港娱乐大亨、英皇集团创始人杨受成也债务危机且情况比较严重了。

  导火线还是房地产。

  6月30日,杨受成旗下专注物业和地产的上市企业英皇国际,发布 2024/2025 年度全年业绩公告,录得亏损 48.4 亿港元,而截至 3 月底,已有账面共计 166 亿港元的银行借贷已逾期。为其审计的德勤因此出具了非标报告,并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提出质疑。

  当年许家印到香港陪郑裕彤锄大地,让恒大渡过了第一次大难关,其中的介绍人就是杨受成。如今,恒大,新世界发展、英皇相继债务危局,虽情况和程度都各有不同,但也已经是锄成一盘暴雷局了。

  父亲是修表匠的杨受成,靠海上走私名表,险中求贵赚到第一桶金,之后拿到欧米茄代理权,创办英皇钟表珠宝,然后进军娱乐业,捧红谢霆锋、容祖儿等艺人明星,成为香港商界的传奇人物。

  上世纪80年代末,依靠名表代理快速爆发的杨受成,便曾因为大举扩张撞上经济危机,几乎一夜之间从亿万富豪变成亿万负翁。

  对于如今英皇暴雷的原因有很多说法,举债多了,杨受成老了,接班人不力等等,这些都是原因,但——

  一个人的失败不仅要靠自身的能力,也是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真正让英皇遭受致命伤害的,还是时代变了。靠时代赚到的红利,要因时代红利的变化还回去。英皇圈钱、借钱的确都比较大胆,但若今天依然是地产经济的上行周期,举债放杠杆那便是雄才大略把握了机会。

  非但房地产不好,英皇的其他业务诸如电影娱乐、酒店、钟表珠宝乃至家具,也都没有哪一样是可以像过去那样轻松有好日子过的,这也是导致情况更加严重的原因。如今,杨受成名义上控制7家上市公司,却加起来市值还不到100亿港币,早已没了往日英皇的实力和风头。

  一些香港企业家经常会用自己经历过更多经济周期,来强调内地企业家在这方面的不成熟。但若追根究底,至少在最近40多年,除了李嘉诚这样早就把50%以上业务和收入拓到海外的极少数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周期,他们的周期就是内地的周期,香港即便风吹草动也都很快因为内地经济一直向上被化解掉了。

  包括杨受成第一次破产之后的东山再起,外界和他自己都有很多传说和解读,但最根本原因还是,他当初是因为香港前途的不明朗而导致资产大贬值所以破了产,他后来的逆袭则是因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明朗,尤其内地经济发展拯救了他,让他的资产大幅度由负转正扭亏为盈。

  但如今,他恐怕再也不会那么幸运了。如今,恐怕才是真正的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财经   香港   雷声   商界   债务   周期   新世界   内地   原因   危局   韬略   红利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