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6 日,哈苏正式发布全新中画幅相机 X2D II 100C,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设计,再次成为全球摄影爱好者与专业人士瞩目的焦点,售价 51900 元的它,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魅力,能在竞争激烈的相机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摄影过程中,精准对焦一直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拍摄动态物体时。哈苏 X2D II 100C 首次搭载 AF-C 连续自动对焦功能(需搭配兼容 XCD 镜头并更新固件,电子快门不可用),这一功能的加入,可谓是摄影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它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智能识别并跟焦人、车、猫狗等主体。在拍摄奔跑中的动物、飞驰的赛车等场景时,以往的相机可能因对焦速度跟不上物体运动速度,导致画面模糊,但 X2D II 100C 凭借其先进的对焦系统,可实现快速、精准对焦,将动态瞬间清晰定格。
在 AF-S 模式下,相机拥有 425 个相位对焦区域,协同 LiDAR 测距技术,大大提升了对焦的精准度与速度。不仅如此,新增的对焦辅助灯,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也能助力相机迅速找到焦点,解决了摄影师在低光环境下对焦困难的痛点。
并且,新增的「扩展点」「自定义」「广域」对焦点模式,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对焦选择。例如,在拍摄大场景风光时,使用「广域」对焦点模式,可快速对画面中的多个物体进行对焦,确保整个画面都清晰锐利;而在拍摄人像特写时,「自定义」对焦点模式能让摄影师精准选择人物眼部等关键部位进行对焦,突出主体。
X2D II 100C 搭载 1 亿像素中画幅背照式 CMOS,为其出色的画质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16 位色深可呈现约 281 万亿种色彩,能够忠实记录人眼所见的丰富色彩层次。无论是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还是色彩斑斓的人文场景,相机都能将每一种色彩细腻呈现,让照片如同真实场景的复刻。原生 ISO 50 的设置,使得相机在低感光度下能够获得极为纯净、细腻的画质,减少噪点干扰,即使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拍摄,也能保证画面的高品质。
15.3 级动态范围更是其一大亮点,这意味着相机能够保留丰富的明暗细节,实现平滑自然的过渡。在大光比场景中,比如在夕阳下拍摄城市建筑,天空部分明亮,而建筑物处于阴影中,普通相机可能会出现天空过曝或建筑物细节丢失的情况,但 X2D II 100C 能够兼顾亮部与暗部细节,让天空的色彩层次分明,建筑物的纹理也清晰可见,为摄影师后期调整留下了充足空间。
作为哈苏首款端到端 HDR 中画幅相机,X2D II 100C 支持机内直出 HDR HEIF/Ultra HDR JPEG(部分模式不支持,RAW 可后期导出 HDR)。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相机的影像表现能力。在一些高反差场景,如日出日落时分,光线变化剧烈,普通照片往往难以同时展现亮部和暗部的丰富细节。而 X2D II 100C 的 HDR 功能通过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并进行合成,能够平衡画面亮度,使亮部不过曝,暗部不欠曝,呈现出更加接近人眼所见的真实场景。摄影师无需在后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繁琐的 HDR 合成操作,在拍摄现场即可直接获得高质量的 HDR 照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机配备的 3.6 英寸 OLED 双向翻转触控屏,峰值亮度高达 1400 尼特,即使在强光环境下,如户外阳光直射时,屏幕显示依然清晰可见。双向翻转设计则满足了摄影师不同角度的拍摄需求,无论是低角度拍摄花草昆虫,还是高角度拍摄建筑风景,都能轻松通过翻转屏幕进行取景构图。搭配 Phocus Mobile 2,摄影师还可在移动端方便地编辑 HDR 图片,随时随地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分享精彩瞬间。
5 轴 10 级防抖(中心 10 级、边缘 8 级,CIPA 标准测试)功能的加入,让 X2D II 100C 在手持拍摄时更加稳定。远景防抖较前代提升 8 倍,这对于喜欢拍摄风景、野生动物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摄影师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即使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也能拍摄出清晰、稳定的照片。例如在野外拍摄飞鸟,手持相机时的轻微抖动可能导致画面模糊,但 X2D II 100C 强大的防抖功能可有效抵消抖动,让飞鸟的姿态清晰定格。
内置 1TB SSD,读写速度分别达到 2370MB/s、2850MB/s,如此高速的读写速度,保证了相机在连拍等场景下的流畅性。
另设 CFexpress Type B 卡槽拓展存储,满足摄影师长时间、大容量的拍摄需求。在进行高强度拍摄任务,如婚礼跟拍、活动现场记录等,大量的照片数据能够快速存储,无需担心存储速度跟不上拍摄速度导致的卡顿或数据丢失问题。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