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海人,去了趟江苏常州,实在忍不住想说说:常州的6点印象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对江南城市的印象总逃不开“小桥流水”和“吴侬软语”。但这次的常州之行,彻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这里不仅有穿越千年的历史底蕴,还有比迪士尼更会“玩梗”的恐龙乐园,更有让我忍不住想给常州人发“好人卡”的温暖体验!今天必须和你们唠唠,常州给我的6个“暴击级”印象。

印象一:这里把“恐龙”玩成了顶流IP,连地铁都穿恐龙皮肤!

刚到常州,我就被满大街的恐龙元素惊到了!公交站台是恐龙造型,地铁车厢贴着薛之谦演唱会同款“恐龙皮肤”,甚至街边小摊都在卖恐龙头套盲盒。朋友告诉我,常州人硬是靠“无中生有”造出了环球恐龙城,去年光是恐龙主题景区就接待了超4500万人次,直接碾压不少老牌景点。最绝的是“骑着恐龙游常州”活动,扫码就能解锁恐龙造型共享单车,我蹬着“霸王龙”穿行在老城厢,路过的阿姨还笑着喊:“小姑娘,你这坐骑拉风哦!”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印象二:夜生活比上海还“疯”,凌晨两点的老街挤满年轻人

本以为常州是座早睡的小城,结果晚上10点,三堡街的运河边灯火通明,后备厢集市挂着星星灯,年轻人捧着奶茶在工业风的老厂房前拍照。本地朋友带我去青果巷看实景锡剧《珍珠塔》,演员突然从园林假山后现身,一嗓子“赠塔”唱得我鸡皮疙瘩直起,转头发现观众里居然有一半是年轻人。更夸张的是,常州去年办了20多场音乐节,太湖湾那场90%观众都是从外地赶来的,连地铁都为他们延时到凌晨。这届常州文旅局,太懂年轻人了!

印象三:一碗银丝面藏着百年匠心

在常州最接地气的劳动路菜场,我遇见了65岁的王阿婆。她的银丝面摊开了30年,面团要手擀128次才能切成“细如发丝”,浇头是凌晨现熬的鳝骨汤。见我拍照,阿婆操着常州话念叨:“面要趁热嗦,人生要趁热过!”这句话配上她递来的网油卷,瞬间让我悟了——常州人把对生活的热乎劲儿,全揉进了美食里。难怪这里能捧出14个国家级非遗。

印象四:公园里藏着“神仙打架”,买菜阿姨可能是非遗传承人

逛红梅公园时,我被一群阿姨震撼了:这边在绣乱针绣,那边在刻留青竹,树荫下还有人表演“小热昏”说唱。一位戴老花镜的奶奶随手剪了只金坛刻纸凤凰送我,后来才知道她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常州朋友骄傲地说:“我们这儿,退休阿姨带娃跳广场舞?不存在的!她们都在忙着传承老祖宗的手艺。”难怪连茅山脚下的东方盐湖城,都能把铁水舞龙和嘻哈音乐混搭成爆款演出。

印象五:常州人的热情,连导航都自愧不如

在常州问路绝对是最幸福的体验!第一天我在文化广场迷路,还没掏出手机,就有一位大叔主动带路,边走边介绍:“这个建筑像钢琴键,晚上有野生演唱会,你记得来!”更绝的是,大叔见我在恐龙园站犹豫,直接掏出小本本画路线图,还标注了哪个项目排队人少。朋友说,常州文旅专门培训过“宠游客”服务,连菜场摊主都能当半个导游。这种全员“社牛”的待客之道,上海真该学学!

印象六:山水美得不像江苏,倒像瑞士私藏后花园

当我站在天目湖畔时,突然理解了什么叫“江南山水天花板”。68平方公里的湖面像块翡翠镶嵌在竹海里,坐着小火车穿过万亩茶园时,居然偶遇了散步的孔雀!茅山脚下更绝,道观飞檐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脚的东方盐湖城直接把《千与千寻》搬进现实——穿汉服的小姐姐在石板街上放花灯,非遗匠人当街表演金坛刻纸,老茶倌用长嘴铜壶耍出十八式茶艺。

最治愈的是溧阳“1号公路”,红黄蓝三色标线在竹海间蜿蜒,随便找个民宿都是落地窗+星空浴缸。老板骄傲地说:“我们这儿冬天能滑雪,夏天能避暑,上海客人来了都说要辞职当农夫!”

常州给我的震撼,远不止六点。这座把恐龙养成IP、让非遗变潮玩、用工厂讲故事的城市,藏着中国人最难得的“矛盾美”——既能勇争一流搞出全球新能源产业高地,又能蹲在巷口耐心熬一锅鱼头汤。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从来不是端着架子,而是像常州人这样,左手握着千年文脉,右手玩转未来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标签:旅游   常州   上海人   江苏常州   印象   恐龙   盐湖城   银丝   茅山   金坛   刻纸   阿姨   上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