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七星湖开园,200种鸟+4000亩荷等你赴约

"妈妈快看!那只大白鸟在跳舞!"7月2日,沈北新区黄家街道旁的辽河七星湖景区入口处,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指向天空,惊得刚停驻的东方白鹳扑棱着雪白翅膀掠过芦苇荡。这一天,被沈城市民念叨了大半年的"生态宝藏"——辽河七星湖景区,终于掀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走进"城市绿肺":47公里外的"鸟类国际机场"

从沈阳市区出发,沿着蒲河生态廊道驱车47公里,车窗外的城市轮廓渐次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满眼葱茏的绿。当"辽河七星湖"的木质导览牌在晨雾中显现时,连风里都裹着一丝清甜的水汽——这里是辽宁最大的平原湿地型水库石佛寺水库的"生态延伸带",22.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6.13平方公里的水域像块翡翠,把天空、芦苇、飞鸟都揉进了画里。

"嘘——"顺着护鸟员老周的手指望去,远处浅滩上一只东方白鹳正单脚伫立,脖颈弯成优雅的弧线。"现在湖面上常能看到白鹭掠过水面,灰鹭蹲在木桩上当'雕塑',鸬鹚排成排像穿黑西装的卫兵,须浮鸥叼着鱼飞回巢穴......光是水鸟就有100多种,加上林鸟,总共200多号'居民'呢!"

说话间,一阵清脆的鸟鸣从头顶传来。抬头望去,一群须浮鸥正从芦苇荡里钻出来,白色的身影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尾羽在阳光下闪着碎钻似的光。不远处,鸟岛上的"住户"更热闹:有的扑棱着翅膀给雏鸟喂食,有的站在枯枝上梳理羽毛,还有的歪着脑袋打量游客,倒像是主人在招待客人。

七月限定浪漫:4000亩荷花海里的"水中芭蕾"

如果说观鸟是七星湖的"日常剧本",那么七八月份的荷花季,就是景区特意准备的"限定演出"。沿着1000米长的木栈道往深处走,风里渐渐浮起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转过弯,眼前突然铺开一片"绿海":荷叶大如圆盘,挤挤挨挨铺满水面,粉的、白的荷花从叶间探出头,有的像害羞的少女半遮着脸,有的大大方方舒展着花瓣,露珠在叶尖滚来滚去,落在水里惊起一圈圈涟漪。

"快看!那朵'并蒂莲'!"人群中传来一声轻呼。顺着指引,只见两朵荷花共用一根花茎,并肩绽放,粉白的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像两颗晶莹的珍珠。"今年雨水足,荷花比往年开得更盛,4000多亩的荷塘,随便找个角度拍都是壁纸。"正在给游客讲解的景区工作人员笑着说,"早上八九点的阳光最温柔,打在荷叶上像撒了把金粉;傍晚的话,晚霞会把荷花染成橘红色,比白天更惊艳。"

如果不想走路,不妨去码头坐画舫。木船轻轻划过水面,船桨搅碎了满池倒影,惊得几只红鲤"唰"地窜出水面。"以前总觉得荷花要远观,今天才发现,凑近了看,每片花瓣的纹路都特别精致。"第一次来七星湖的李女士举着手机拍个不停,"连空气里都是荷花香,比香水还好闻。"

生态"逆袭"的故事:从"荒滩"到"鸟的天堂"

谁能想到,如今鸟鸣啾啾、荷香阵阵的七星湖,曾是另一番模样?"以前这里水域分散,湿地退化,水鸟都绕着走。"景区生态保护部负责人张工翻出几年前的老照片,"这些年我们做了不少'笨功夫':清淤河道、补种芦苇、修复浅滩,连水质都提升了一大截。"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客人"们开始陆续"回家"。现在,景区的鸟类监测员每天要记三页纸的"访客日记",连哪只鸬鹚爱站在第三根木桩上,都能说得门儿清。

"生态好了,鸟才会来;鸟来了,人气就旺了。"景区负责人指着不远处的游客中心说,"我们专门建了观鸟栈道、科普长廊,还有自然教育课堂,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保护生态不是口号,是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能感受到的温暖。"

这个夏天,和七星湖有个约会

"以前总觉得生态游太远,没想到家门口就有这么美的地方。"带着父母来玩的陈先生说,"我爸平时不爱出门,今天看了一上午鸟,手机拍了200多张照片,逢人就说'咱沈阳也有生态乐园'。"

夕阳西下时,湖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归鸟的影子掠过芦苇荡,游客们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这个夏天,辽河七星湖用200种鸟的歌声、4000亩荷的芬芳,给所有热爱自然的人递来一张邀请函——来这里吧,踩一踩松软的木栈道,摸一摸清凉的湖水,听一听鸟儿的私语,你会明白:最好的风景,从来都在人与自然的温柔对话里。(记者 王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旅游   星湖   辽河   景区   生态   芦苇荡   水面   栈道   白鹳   鸬鹚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