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台湾那边闹出吴石案,这事儿直接惊动了蒋介石,他亲自发话要彻查到底。吴石当时是国防部次长,地位不低,结果被抓起来,牵扯出一堆人。案子从年初开始发酵,保密局抓了很多人,吴石本人在6月10日被处决了,同一天处决的还有朱枫、陈宝仓、聂曦这几个人。整个过程闹得沸沸扬扬,国民党那边觉得情报网被渗透得厉害,蒋介石下令大搜捕,抓捕范围扩大到上千人,很多无辜的也牵连进去。吴石案的核心就是情报外泄,吴石把台湾的军事部署图、军舰调动记录之类的关键资料传了出去,这些东西对国民党来说是命根子。
案发后,蒋介石一直没停下追查的脚步,他怀疑还有漏网之鱼,尤其是那个拿走核心情报的人。特务机关到处搜,台北的街头巷尾都布满了眼线,检查站层层把关。陈义就是这个案子里的关键人物,他是黄埔军校出来的,本来是吴石的联络官,吴石被捕前把情报托付给了他,包括防务据点分布、特务联络方式这些。陈义拿到东西后,没选择立刻撤离台湾,因为码头和机场都封得死死的,他决定就地隐藏,留在岛上避风头。
陈义先销毁了自己的所有证件,烧了军官证和照片,还故意改变外貌,脸上留疤,头发剃光,皮肤晒黑。他学了农民的口音和习惯,1950年夏天跑到台北郊区的三户村落脚。那村子小,就十几户人家,全靠种地过日子。陈义装成从外地逃荒来的,干活卖力但看起来脑子不灵光,村民们就叫他老陈或者傻老陈,让他搭个草棚住,分了点地给他种。

从那时候起,陈义就开始了长期的潜伏生活。他白天在地里干农活,种玉米和高粱,但不是随便种的,玉米三棵一组代表情报安全,高粱倒一片表示有危险,这是他自己想出的联络记号。头三年他跟组织彻底断了联系,没收到任何指令,但他没停下收集情报的动作。晚上他用米汤在布条上写东西,写好后卷起来藏在屋顶瓦片下面,或者塞进泥巴里捏成球混在碎石堆里。他还留意村外的情况,记下军车经过的次数和方向,村里年轻人去军营当伙夫,他从他们的闲话里套出换防时间和调动细节。
1953年秋天,特务来村里查户口,全村人都被盘问了一遍。陈义当时低头装糊涂,说自己从南部来,家人没了,脸上的疤是小时候摔的。特务吼他,他装害怕瘫在地上,村民帮着圆话说他是傻子,不会干坏事。特务没起疑,就走了。这次过后,陈义更小心了,继续保持傻农夫的形象,干活时故意把菜苗种歪,除草时踩坏庄稼,手上磨出血泡也不吭声。
类似检查不止一次,特务机关每年都加强盘查,蒋介石那边一直没放松对吴石案余党的追捕。1960年代,台湾的军事布局有变化,港口加了军舰,山区建了防空设施,陈义通过观察军车和报纸上的零星消息,记录下这些调整。他把情报写在纸条上,卷细藏好,有时候缝进旧棉袄的里层。村东头新建了个据点,他装捡柴靠近,记下里面的作息和车牌号码。整个过程他没暴露,因为他知道特务找的是有文化、有胆识的军官,不会注意一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农民。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陈义在村里住了二十多年,头发白了,腰也弯了,村民们早忘了他的来历,只当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傻子。村里办喜事,他去帮忙搬桌椅,吃席时坐角落安静吃,从不多话。蒋介石那边从1950年一直追到1975年,特务翻遍了台湾每个角落,还是没找到这个人。蒋介石临终前还在问吴石案的漏网之鱼在哪里,为什么情报联系切不断。陈义的潜伏靠的就是这种低调,他用真诚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农村人重感情,有人给他旧棉被,生病时帮买药,这些都帮他巩固了伪装。
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后两个月,陈义的任务算完成了。村口来了个陌生人,装收购农产品,转到他地里看庄稼,问玉米种了几年,陈义说二十五年,那人点头说该收了。当夜陈义收拾东西,取出了藏好的情报,跟陌生人走了。村民第二天发现他不见了,以为回老家了,其实他带着情报离开了台湾。
陈义回大陆时已经52岁,把情报交给组织,那些资料记录了台湾防务的完整变迁,包括军事部署的变化、特务分布、军舰调动记录,跨越了二十五年,价值很大。他回去后没居功,继续过平凡日子,选择种地,从不提那些年的经历,只说自己做了该做的,牺牲的同志更多。
吴石案是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一个大案,国民党抓了上千人,处决了不少,蒋介石动用了所有力量,就是为了堵住情报漏洞。案子从蔡孝乾被捕开始,他供出了很多人,导致整个网络崩盘。吴石作为核心人物,提供的情报包括国民党在大陆时期的军事情报,到了台湾后继续传防务资料。朱枫是华东局派来的特派员,负责联络,1950年1月她被捕,6月处决。陈宝仓是吴石的副官,也牵连进去,一起处决。聂曦是另一个涉案人,背景是军官,也没逃掉。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