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抗癌“实锤”!肿瘤专家推荐:最好的抗癌运动,并非走路跑步

2016年,贺明在医院确诊为晚期肺癌,医生给他“判了死刑”,说最多只有3个月时间了。当时的贺明只有53岁,他不愿意就这么离开人世,在医院进行了9个月的治疗,但病情仍然反复。

在放弃和坚持之间,他选择为了自己再“搏”一把。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开始走路、慢跑,再到后面可以爬山。

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当时他所在的城市正好要举办马拉松赛事,他瞒着家人完成了人生第一场半马。

跑完后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有了征战更多马拉松的信心。在完成马拉松赛事的同时,他也在积极进行抗癌致癌,到2020年1月,他完成了61场马拉松比赛。这在临床上无疑是奇迹般的存在!

一、5万人研究:有这个习惯的人,不容易得癌症!

《国际行为营养与体育活动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与总体癌症、肺癌、结直肠癌风险下降相关。

该研究对我国5万余名年龄30~79岁的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分别对受试者的身体情况、饮食、吸烟饮酒、体重以及癌症家族信息等进行了统计。其中,有25.1%的受试者有相关癌症家族史。在刨除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身体活动量最多的1/4受试者相较于最少的1/4,整体癌症风险下降了11%、肺癌风险下降了25%、结直肠癌风险下降了26%。其他癌症风险也有所下降,但不显著。

图源自网络

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进行运动有助于让体内建立起“抑癌环境”。《国际癌症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半个小时的中等强度间歇性运动,可促进体内白介素-6分泌,调节细胞DNA损伤修复,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以此来降低身体的患癌风险。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首席医学官朱莉・格拉洛博士表示,运动和药物对抗癌症的作用相比较,运动会更胜一筹,因适当的运动完全没有副作用。很多药物在获批时降低癌症的风险在28~37%不等,且还有副作用。

二、这项被低估了的“抗癌运动”,一次就有效果

运动的种类有非常多,很多人在准备运动时拿不准自己适合什么运动。其实只要动起来就是好的,这个运动的抗癌效果是所有运动中的佼佼者。

发表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的最新研究指出,进行一次抗阻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即可激活体内的抗癌“武器”。该研究邀请了32位进行过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将她们分成抗组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组,2组受试者每次运动总时长均在45分钟左右。

结果发现,运动后所有受试者体内的抗癌蛋白水平飙升了9~47%。体外实验发现,2种运动都明显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抗阻运动组下降了20~21%。即便是单次运动,也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图源自网络

抗阻运动其实就是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深蹲以及仰卧推举等,也可以使用哑铃、沙袋等器械辅助进行。

提到抗阻运动,很多人觉得不适合老年人。其实并非如此,老年人同样也适合进行抗阻训练,锻炼可让老年人肌肉量提高,更好地维持身体机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公开分享自己的健身日常,称自己经常做上下肢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并非年轻人的专属。

三、运动抗癌不能盲目!

想要通过运动达到抗癌的作用,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具体如何做呢?

1、普通人

运动一定要长期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不到好的作用。成年人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健身操、慢跑、太极以及游泳等军均是不错的选择。注意运动要量力而行,以第二天醒来后不觉得疲劳为好。

2、癌症患者

癌症患者进行运动要遵医嘱,处于治疗期、恢复期、稳定期等不同阶段的患者所适合的运动也不同。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不能过于劳累,否则只会起到反作用。结束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当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长期坚持。

运动对健康有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合的运动不同,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运动习惯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参考资料:

[1] 《5万国人研究发现:有这个习惯的人,不容易得癌症!》.健康时报.2024-08-18

[2] 《被低估了的“抗癌运动”,一次运动就有抗癌效果!不是走路》.健康时报.2025-08-05

[3] 《想要减低患癌几率,请主动给身体创造一个“抑癌环境”!》.健康时报.2022-11-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养生   肿瘤   专家   癌症   身体   风险   患者   马拉松   适合   肺癌   体内   作用   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