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950年6月10日凌晨。
夜色压得低沉,湿润的空气带着未散的梅雨气息。马场町刑场外,几盏昏黄的路灯在风中摇晃,像是迟迟不肯熄灭的烛火。
狱卒的脚步声在走廊尽头回荡。铁门“哐啷”一声,惊醒了那间阴暗的囚室。
吴石缓缓睁开眼,鬓角的白发在昏光中闪出银色。他已经五十六岁了,曾是国民党军政部的高级顾问——一个有军衔、有地位的将军。可如今,他只是一名等待行刑的“通共叛徒”。
他并不慌张,反而平静。
“老吴,时间到了。”狱卒低声道。
吴石点了点头,站起身来。他的身形依然笔直,仿佛回到了黄埔军校的阅兵场。
就在几步之外,朱枫也被带了出来。她的衣衫破旧,脚踝缠着血迹。被刑讯折磨的她,仍努力挺直腰杆,眼神坚毅。
“吴先生。”她轻声唤了一句。
吴石转身,目光温和:“枫姑娘,不必怕。”
朱枫笑了,笑得极浅,却有光。
“怕?我只怕咱们的信还没传出去。”
吴石没有回答,只是望向那扇狭窄的天窗。天快亮了。
他们知道,自己传递的那些情报,已经安全送达香港,经由秘密电台送往北京。那份电文,或许此刻正在中南海的案头,为新中国的国防决策提供方向。
“那就够了。”吴石低声说。
行刑的卡车在门外发动,柴油的味道刺鼻。铁链的碰撞声像是命运在敲钟。四个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被押上卡车。一路颠簸,谁也没再开口。
黎明的曙光正从山后爬出。马场町的空地上,露水打湿了枪膛。
士兵整队、上膛。命令声短促而冰冷。
朱枫侧过头,对吴石轻轻一笑。
“为中国统一,我们值了。”
吴石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而坚定:
“告诉后人——我们不是叛徒,我们是中国人。”
枪声在瞬间撕裂了黎明的宁静。
回音滚落在山谷间,久久不散。
后来,人们在吴石的遗物中找到一张小纸片,笔迹遒劲:
“信念是不会倒下的旗帜,愿我死后,祖国早日统一。”
多年以后,当春风重新吹过台湾海峡,这个被岁月掩埋的名字被重新提起。
他不再只是档案里的“间谍”,而是一个为信念付出生命的中国人。
而朱枫,这个柔弱却倔强的女特工,被誉为“台海最早殉国的巾帼烈士”。
那片名叫马场町的土地,如今建起了公园。
青草覆盖着曾经的刑场,偶尔有孩子奔跑而过。
风吹动树梢,似乎还带着那年黎明的低语——
“统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群人,拿命去守的信念。”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