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漫聊知识
1950年6月10日下午4时30分,吴石在台北马场町从容就义,枪响之前他写完了最后一句诗: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然而,他怎么没想到7岁的小儿子吴健成27年后还能站在美国大学的校园里。
更没想到,让吴家后代活下来的那个人,按当时的说法,应该算他的"对头"。
吴石这一生殚精竭虑只为报国,他出生于福建闽侯县,受革命思潮影响报名参军。
后来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参加过北伐,又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在国民党中名声赫赫,更是深受蒋介石的器重。
可在抗战胜利后,吴石却目睹了国民党官员的贪污腐败和无能,也看到了前线将领明明屡战屡败却依旧能够得到重用,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蒋介石的心腹。
一向耿直的吴石更是经常怒骂:“国民党不亡没天理!”
有了对比,吴石对共产党的好感也越发加深,后来在好友何遂的介绍下,与中共正式建立联系,成为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高级情报人员。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吴石原本可以趁这个机会就此留在大陆解放区,但他被蒋介石调任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
吴石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可以为中共获取更多情报,早日解放全国。
于是他就带着家眷奔赴台湾,彼时组织内给他的代号是“密使一号”,他也是中共派驻台湾的最高级别卧底。
1950年,吴石的身份被叛徒曝光,台湾当局下令将其逮捕并以间谍罪执行枪决。
吴石将军英勇就义后,他的妻子王碧奎也被关进了军法局,两个孩子也被赶出了家门。
16岁的姐姐吴学成只能带着年仅7岁的弟弟四处流浪,两人衣不果腹,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
没想到第一个找到他们的是吴荫先,他是吴石的同族侄子,但也是个国民党军人。
要知道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多少夫妻、亲生父子都不敢替“共党”家属说话,一不小心就要被牵连进去。
可吴荫先却丝毫没有犹豫的,把这两姐弟带回了家。
影视作品图片
吴石去世后,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也是他带着两个孩子去领回了吴石的遗体,后来更是为其处理丧事,将骨灰寄存在一座寺庙里。
除了吴荫先之外,还有一位吴石曾经的同窗和战友陈诚,同样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更是蒋介石的心腹干将。
吴石被捕后,陈诚想到的不是政治立场,而是当年那个和自己一起枪林弹雨里打过仗的战友。
所以哪怕可能会担上“通共”的罪名,陈诚也想要帮助吴石的家人,于是他想尽办法奔走,终于在1951年成功将吴石的妻子王碧奎保释出来。
王碧奎赶紧把两个孩子接了回来,母子三人的生活却依旧过得艰难,因为身份问题,他们根本找不到工作,王碧奎只能在家帮人缝缝补补。
姐姐吴学成心疼母亲早早辍学在台北街头帮人擦皮鞋,后来更是19岁就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了15岁的退伍老兵。
可没人知道丈夫喝多之后,会大发脾气,动辄就骂她是"共匪种",甚至还会动手。
弟弟吴健成年纪还小,母亲和姐姐都要求他一定要好好读书,可在学校里却总是挨欺负。
但万幸,吴健成从小就很懂事也很争气,一路考上了台湾大学,后来更是获得了美国知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当时吴健成激动的跟母亲说了这个消息,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离开台湾的希望。
获得硕士学位后,吴健成将母亲也接到了美国,生活终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远在大陆,吴石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还不知道另外两个兄弟姐妹的消息。
当年吴石去台湾的时候,将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留在了南京。兄妹俩相互扶持,后来吴韶成从南京大学毕业,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再后来还成为了河南省冶金厅的总经济师。
1973年,为表彰吴石的特殊贡献,国家追认其为革命烈士,但由于两岸关系,吴家人始终都没能相聚。
直到1981年,吴韶成和吴兰成远赴洛杉矶,终于见到了78岁的母亲和弟弟妹妹。
一家人紧紧相拥,痛哭流涕又感慨万千。
王碧奎还拿出了一封信,上面是吴石曾经留下的笔迹:“吾之选择,非为党派,实为苍生。"
对于父亲的选择,吴家几个孩子小时候不可能说没有过怨言,但长大之后他们就渐渐明白了父亲心中的大义。
1993年,王碧奎在洛杉矶去世,她最后的要求就是要跟吴石葬在一起。
来年,吴石和王碧奎的骨灰合葬在北京香山公墓中,这对历经磨难的夫妻,终于在分别四十多年后再次团聚。
我们不能忘记吴石将军当年的牺牲,也不能忘记陈诚、吴荫先这些人士的对吴石家属的帮助和扶持。
就像吴石那首诗写的那样,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来源: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