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近期暑假档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亿。
这部电影取材于1937年~1938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两位年轻人接力守护证明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
他们保护的相册在1946年最终成为“京字第一号证据”,成功推动南京大屠杀案主犯、原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被判处死刑的故事。
那么时间回到1937年12月,当日军破开南京城门,如今的老南京人们是如何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生存下来的?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即将攻占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时,南京几乎已进入无政府状态,但城内还住着大量欧美侨民,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德国人约翰·拉贝。
这些外国友人出于人道主义,联合金陵大学教授、医生、商人等,仿效法国神父饶家驹,共同建立了约3.88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
1938年的南京地图,安全区毗邻中山北路
这片安全区以马路为界:东至中山路、新街口、山西路交叉路口;北至山西路交叉路口;西至汉口路中段,南至上海路与汉中路交叉路口,共建有25处难民收容所。
很多老南京人正是及时躲进了安全区,才得以保住一命。
下图记录了当时日军在南京城主要集体屠杀和纵火的发生地点,可以看出他们的路线是从东南方进军直到江边,因此北面跑过江,南面跑到江宁,就可以躲过大屠杀。
这也是当时很多没有及时躲进安全区的老南京人保全性命的办法——过江、进山,只要能躲开日寇的进军路线就好:
有人则跑的更早一些,在城破之前就明智的选择离开南京:
当然,离南京最近的安徽也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
有的人跑出南京,等到38年初战争平息后回来了,在当时这叫跑反:
有的人则自此在别处安家落地,再也没有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
没能即使跑出城的人呢?那就只能东躲西藏了。
防空洞、长江、芦苇滩....只要是能活命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也有人命大,正面撞上了日寇,却躲在死人堆里保住了性命:
有人也运气好,碰到了那么极个别良心发现的日本人:
最后,作为当时的首都,南京城安全区外其实也有很多海外友人,
出于国际影响考虑,日本人不会选择冒犯这些外国人,很多人正是靠着海外友人,保住了一命:
没有保住性命的人,成了刀下亡魂;
活着的人也因为目睹暴行,一生都活在阴影之下:
尊重与铭记真实历史,让我们的世界离军国主义、离法西斯主义更远。
#《南京照相馆》票房口碑双爆#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