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聊城新闻速览
一、经济发展与重大项目动态
1. 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聊城2025年一季度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50个,总投资达910亿元,涵盖新能源装备制造、宠物产业集群等领域。其中,聊城开发区重点推进的“百亿级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和“双百亿宠物产业集群”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预计年内完成投资139.5亿元。冠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与金风科技、特变电工等龙头企业合作,打造全国性风电核心设备基地,推动产业链升级。
2. 绿色工业与外资合作
中化鲁西工程有限公司化工园区北扩项目进展顺利,通过降本增效和安全生产优化,助力聊城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外资项目如韩国希杰集团的食品添加剂项目(投资1500万美元)落地,标志着本地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
3. 农业与粮食安全
东昌府区闫寺片区小麦进入灌浆关键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科学管理,确保夏粮稳产。聊城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通过耕地保护红线和农业保障体系强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二、民生与城市建设
1. 医疗资源扩容
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项目在聊城落地,引入北京、上海等地的医疗技术资源,提升本地诊疗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 基础设施升级
交通网络优化:主城区柳园南路拓宽改造工程持续推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高速公路和“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脉络。
市政设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3个,涉及水电气管网更新及绿化停车位增设,惠及2.1万户居民。
3. 社区服务创新
嵌入式社区服务试点项目在城区铺开,打造“15分钟生活圈”,集成养老、托育、医疗等功能,年内计划建成10个服务综合体。
三、文旅消费与城市活力
1. “五一”假期文旅数据亮眼
聊城“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国潮文化旅游消费周活动带动游客量激增,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5%。东昌湖、周公河湿地公园等景点成为热门打卡地,带动餐饮、住宿消费增长12%。
2. 文化演出季开启
5月至6月,水城明珠大剧院和聊城保利大剧院将举办多场重磅演出,包括:
5月16日: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以电声乐队与民族唱腔融合呈现草原风情;
5月24日:德云社张鹤伦、郎鹤炎相声专场,延续传统曲艺热度;
5月31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室内乐团的探戈音乐会,致敬皮亚佐拉。
3. 乡村文旅融合
“沿黄九品·品品连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通过农文旅融合模式,打造特色民宿和采摘体验项目,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00元。
四、教育与科技创新
1. 高校学科突破
聊城大学农业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标志着该校在作物遗传育种、生态农业等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学校在轴承工业智能质检、驴产业研究等应用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2. 职业教育深化
聊城科技职业学院建设项目启动,计划新增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专业,定向培养产业技能人才,服务本地产业集群升级需求。
3. 科技成果转化
聊城大学近期公布多项专利成果,包括“孔径均匀多孔陶瓷制备技术”“光响应性纳米粒药物载体”等,部分技术已与本地环保、医疗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五、社会治理与政务动态
1. 生态环境保护攻坚
全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针对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年内计划关停整改高污染企业23家,完成河道清淤120公里。
2.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聊城市公安局度假区分局警务站推行“一站式”服务,整合户籍、交管等职能,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该模式已在全市推广,服务效率提升40%。
3. 信访与基层治理
省委书记林武在聊城调研期间,现场接访群众并推动解决民生诉求,强调通过信访法治化提升群众满意度。聊城信访局建立“网格化+大数据”矛盾调解机制,一季度化解纠纷案件1200余起。
六、区域合作与开放发展
1. 黄河流域协同发展
聊城与郑州、济南等沿黄城市共建生态廊道,联合开展水土保持和文旅资源开发,计划年内启动“黄河文化长廊”项目,串联东阿阿胶、临清运河等文化地标。
2. 跨境贸易新突破
依托中欧班列(济南)通道,聊城农产品冷链物流出口额一季度同比增长12%,冠县鸭梨、东阿阿胶等产品进入欧洲市场。
3. 海峡两岸交流深化
聊城台属联谊会与台湾青年梦想家驿站合作,年内计划举办两岸青年创业论坛,推动40家台资企业参与本地农业科技和文创产业合作。
七、气象与健康提示
今日天气:多云,气温12~24℃,北风2级,紫外线强,适宜户外活动但需注意防晒。
健康建议:立夏后昼夜温差较大,疾控部门提醒市民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建议空调温度设置在26~28℃。
总结:2025年5月10日的聊城,正以重大项目为引擎、文旅融合为亮点、民生改善为根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从产业升级到乡村振兴,从科技创新到生态治理,城市在稳经济、促开放、保民生中展现强劲活力。未来需持续关注绿色转型、消费潜力释放及区域协同发展等关键领域,为打造“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城市品牌注入新动能。
(注:本文综合自聊城市政府、文旅部门及媒体报道,部分数据为预测或阶段性成果,实际进展以官方发布为准。)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