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凯近日在“印度2025半导体”峰会上表达了对印度半导体发展战略的全力支持,称“阿斯麦把印度视作具有巨大潜能的合作伙伴,并致力于助力印度塑造技术未来。半导体产业对印度未来的重要性不容低估,不仅是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更是国家韧性的一环。无论是合作、知识交流,还是人才培养,阿斯麦都将坚定支持印度的抱负。阿斯麦的先进光刻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印度晶圆厂实现先进性能……我们期待在未来加深合作。”
业界最先进的芯片制程依赖EUV(极紫外)光刻,而阿斯麦是当今唯一能够量产EUV光刻机的企业,自2016年首批EUV系统问世以来,阿斯麦凭借对13.5nm光源、反射镜与真空系统的统筹,实现了其他厂商难以复制的复杂供应链与工程协同,堪称“掌握摩尔定律的神”。然而,尽管这家公司的总部位于荷兰,但造就这一相互地位的技术并非荷兰独占。
EUV 技术的孕育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背后涵盖日本、美国、欧洲诸多研究机构与高校的知识交流和突破,加之公私合营项目与国际会议协调支持。比如阿斯麦在德国的重要合作伙伴蔡司提供了EUV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超平面镜片,该镜片被称为“世界上最精密的镜面”,是成像质量与设备可靠性的关键保障。同为德国企业的通快为光刻机提供了高功率激光源,用于产生锡等离子体,从而发出13.5nm的极紫外光。
日本在EUV生态中则占据多个“上游材料与检验”位置,美国在保障EUV光学路径与光源环境的基础设施中,提供真空与气体管理、DUV光源及相关子系统,荷兰与其他欧洲公司,则更多的负责高精度机械与电子控制,一些信源分析认为,阿斯麦在EUV光刻机的自主制造比例不到20%。
正因为光刻机的制造融合了西方各国的高精尖技艺,加之荷兰为北约创始国之一,因此阿斯麦在出口相关设备时所受限制颇多。近年来,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限制中国获取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在这个背景下,阿斯麦的EUV光刻机堪称西方制约中国芯片产业的关键底牌之一。具体来说,2019年起,美国政府便开始对阿斯麦的出口施加压力,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又推出新一轮出口管控,要求对中国境内、特别是能用于超级计算机或芯片生产的项目,出口包括先进芯片、本地化制造设备和相关软件均需严格批准,诸如16 nm及以下非平面晶体管、18 nm 及以下 DRAM、128层或以上 NAND Flash都被列入重点控制范围。
在此政策框架下,美国还推动盟国同步行动。荷兰和日本相继配合启动类似限制,特别是阻止阿斯麦向中国出口其最先进的光刻设备。如前所述,阿斯麦的EUV光刻机垄断全球高端芯片设备市场,而这些设备正是中国所急需的制造最先进芯片的核心工具。
再回到阿斯麦CEO对支持印度发展芯片产业的表态,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分化为多极市场,印度试图建立本土完善的芯片生态,2025开年以来,莫迪已经多次提到今年印度首枚国产芯片将问世。而芯片产业涉及设计、制造、封测、人才培养,这与阿斯麦所具备的技术生态高度契合。不可否认的是,因地缘政治环境,阿斯麦在中国市场损失颇大(有公开报道提及),此番其CEO的表态,不只展现对印度市场的商业判断,也反映阿斯麦在复杂贸易环境中寻求新的支点。
当然,更关键的是相比中国,跟印度做生意时阿斯麦面对的政治压力要小的多,毕竟印度从民生到军工都是万国牌,天上飞着法国战斗机,水里的航母装的还是美国发动机。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