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空再看特朗普和马斯克在这分分合合了。
7月1日美国参议院以一票优势通过“大而美”法案。
特朗普点名马斯克,马斯克反手发文“太想上点强度了”。股市转头就给了一巴掌,特斯拉股价一度下挫7%。
你以为这只是又一场口水战?但这一次似乎不只是火药味重。
都动真格了。
7月1日中午,华盛顿国会山上,副总统万斯投出关键一票,“大而美”法案以51:50的一票之差通过参议院。
这法案很“大”,也很“美”,至少特朗普是这么说的。
它包括了未来十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1.5万亿美元福利支出、取消绿色能源补贴、提高军费预算,连债务上限也直接拉高了5万亿。
共和党说,这是“财政再平衡”。
可三名共和党参议员直接“倒戈”了。他们说,这不是再平衡,是豪赌。“你不能一边削福利,一边加军费、砍环保预算还加债务。”
特朗普没让新闻冷下来。
在白宫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你会不会驱逐马斯克?”
特朗普嘴角一弯,回了一句:“得考虑一下。”
几个小时后,他又补了一刀:“他拿了那么多补贴,还来攻击政府?也许我们该让‘政府效率部’盯着他。”
这话一落,气氛变了。因为这一次政府效率部不是摆设了。
“大而美”法案新增了一条关键内容,让“政府效率部”正式获得审查权、调查权、问责权。
以前它是个边角料机构,现在突然变成了监管巨锤。
只要你拿了联邦合同或补贴超过10亿美元,就别想躲。这一刀下去特斯拉和SpaceX直接榜上有名。
共和党内部早有风声:特朗普团队早在六月中旬就打算用效率部这张牌,只是等法案一过,就立马翻。
所以马斯克的爆炸式反应,不是作秀,是“精准打击”之下的反击。
7月1日凌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像机关枪一样连发二十多条帖文。
他把这一法案贬斥为“财政灾难”,还宣称那些支持该法案的议员“理应蒙羞”
但最重磅的是他突然提到要成立“美国党”。
不是讲讲而已。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早在2025年5月就注册了“The American Party”的域名和商标。
他的团队已经吸纳了前共和党顾问、自由派经济学者,甚至还有一些退役的硅谷高管参与党纲起草。
这党纲不走寻常路。主张少管一点、多放一些,技术驱动治理、反对强干预、保护创新自由。
这不属于共和党,也不是民主党,倒像是给硅谷写的一份“独立宣言”。
马斯克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短暂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
现在却被点名调查,甚至暗示“驱逐”,他的反击也从发帖,升级到了建党。
嘴上对线,股市先怂。
7月1日当天特斯拉股价盘中暴跌7.2%,收盘跌幅仍达4.74%。
华尔街四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瑞银几乎同时下调特斯拉评级。
理由很直接:
补贴没了,产品就贵了;
政治风险上升,监管可能来敲门;
马斯克搞政治,会不会分心?
市场不怕政策变,怕的是不确定。
而这次不确定性爆表。
就在被问完驱逐问题后,特朗普当天飞往佛州“鳄鱼恶魔岛”参加移民设施开幕仪式。
上飞机前,他又说了一句:“马斯克不该和我玩这个游戏。”
还补了一句:“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他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这话一出,网络全炸了。
马斯克随即回击:“太想上点强度了,但我还得克制一下。”
这已经不是打嘴仗了。这是系统级的对立。
马斯克与政府的关系,从蜜月期到分手已经酝酿了不是一天两天。
他曾因环保政策受益,也曾在拜登时期被冷落。
当特朗普回来,原本以为会是“老朋友重逢”,没想到直接翻脸。
“大而美”法案不过是导火索,真正的火药是权力与资本谁该听谁的旧账。
特朗普给众议院定下的是7月4日最后期限。
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正在通宵处理细节,希望赶在独立日前完成立法流程。
但共和党内部已经有声音在动摇,三名参议员“倒戈”不是小事。
而马斯克的“美国党”计划,一旦启动将对两党格局造成实质冲击。
大而美法案通过的背后,是一次权力与资本之间的角色互换。政府效率部实权化,马斯克政治化,美国式分裂再进一步。
这不是特朗普对马斯克的报复,也不是马斯克对体制的情绪宣泄。
而是一场关于“谁能定义未来”的正面对撞。
政策在动,市场在变,人物在转身。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0251:50,美参议院刚刚通过“大而美”法案!驱逐马斯克?特朗普:得考虑一下!马斯克回击:我太想上点强度了;特斯拉股价一度大跌7%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