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市场迎来了备受瞩目的“央行超级周”。
美联储、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将相继公布利率决议。
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美联储的动向尤其引人关注。面对通胀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疲软,美联储是否会如市场预期开启新一轮降息?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又会有什么动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美联储将于9月16日至1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它将降息25个基点,把联邦基金利率调整至4.00%~4.25%的区间。
为啥这么确定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美国通胀压力依旧存在。
根据最新数据,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涨0.4%,高于7月的0.2%。
其中,核心CPI环比上涨0.35%,创下4月以来的最高月度涨幅。
这说明,虽然通胀增速有所回落,但粘性依然很强,尤其是受到关税政策的推动,通胀“顽固性”仍未消退。
另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却开始显现疲态。
每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到了26.3万,是近四年来最高水平。
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会更加关注就业问题,并通过降息来为经济托底。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甘寂寞,他在9月14日直接放话,认为美联储应该宣布“大幅降息”。
而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项目,截至上周末,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今年会有三次降息的可能性已经高达76%。
总体来看,9月的25个基点降息几乎没有悬念,但“更大幅度降息”仍有待观察。
接下来的焦点将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看看他对未来政策方向会释放什么信号。
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主要原因是,加拿大经济面临明显的下行压力。
第二季度GDP萎缩,8月失业率意外上升。
分析师普遍认为,加拿大央行需要通过降息来缓解这种压力。
道明证券的分析团队认为,即使8月通胀数据有所反弹,也不太可能改变降息的决定。
此外,贸易冲突对加拿大经济的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消化。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斯蒂洛直言,加拿大经济正徘徊在衰退边缘,降息是“保险策略”。
他预计,9月降息后,加拿大央行可能在10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
无论是美联储的降息幅度,还是日本、英国、加拿大央行的政策动向,本周的“央行超级周”都是全球市场的焦点。
可以确定的是,各大央行正在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调整政策,但面对复杂的通胀和就业形势,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接下来几天,市场将密切关注这些央行的声明和数据,试图从中捕捉更多线索。
对投资者而言,这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