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深夜,特朗普突然发推:美越贸易协议搞定了!越南零关税进美货,美国却要收越南20%。
这份"割肉"协议摆明了要卡中国脖子,40%的转运税就是专门伺候咱的。可万万没想到,同一天美国竟然对中国连退两步。
特朗普这是唱哪出?到底谁在这场大戏里笑到最后?
编辑:倏禹
7月3日这天,河内的政府大楼里估计灯火通明。越南贸易部长阮鸿延刚刚在一份厚厚的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份被媒体称为"美越贸易新框架协议"的文件,内容看起来简单得可怕。
最扎眼的就是那个数字对比。越南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什么概念?就是美国货进越南市场畅通无阻,一分钱税都不用交。反过来,美国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这意味着越南的东西要进美国,先得多掏两成的钱。20%对0%,这数字看得人心疼,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
更狠的是第二条:针对所谓"转运商品",美国直接开出40%的天价关税。什么叫转运商品?说白了就是越南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简单加工后再卖给美国的那些货。这招儿摆明了就是冲着中国来的,美国想把这条"中国制造→越南包装→美国销售"的产业链给彻底掐断。
越南为啥这么快就低头了?没辙啊,美国市场占了越南出口总额的31%,这可是越南经济的生命线。早在4月份,特朗普就威胁要对越南商品加征46%的惩罚性关税,那简直就是要越南的命。越南政府算了算账,与其被美国一棒子打死,不如主动认怂,至少还能保住一部分市场。
可问题是,越南的制造业就像一棵大树,根系深深扎在中国的土壤里。越南纺织业60%的原料来自中国,电子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也大多由中国供应。现在签了这份协议,等于自己拿刀砍自己的根。中国商务部早就警告过各国,别在跟美国的谈判中出卖中国利益,越南这回算是把话当耳旁风了。
越南政府还没来得及庆祝,美国那边就开始"打脸"自己了。就在协议签署的当天下午,华盛顿传来两个让人跌眼镜的消息。
第一个大动作是解除对华乙烷出口限制。美国能源部给各大石油公司发了一封"解禁令",明确表示取消对中国乙烷出口的所有限制。乙烷是啥?这玩意儿是生产塑料和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美国之前卡着这个不让中国买,现在突然松口,背后肯定有文章。
第二个动作更让人意外,芯片设计软件也开始松绑。西门子、EDA等科技巨头几乎同时收到美国商务部的通知,部分芯片设计软件的对华出口限制被取消。虽然这不是说芯片出口就彻底不管了,但在软件这块儿确实是松口了。要知道,芯片设计软件可是美国卡中国脖子的重要工具,现在主动松绑,这背后的考量耐人寻味。
路透社的记者们嗅觉敏锐,立马就嗅出了不对劲的味道。这些美国媒体纷纷分析,说这是美国在给中国递"橄榄枝",准备跟中国缓和关系呢。华尔街日报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这是美国在为接下来的贸易谈判"预热"。
真正的原因其实不难猜。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财长贝森特这些天没少在稀土问题上念叨,言外之意很明显:要是中国能在稀土出口上松松口,美国这边所有的反制手段都能撤。稀土这张牌把美国卡得够呛,2024年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一收紧,美国那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叫苦连天。现在美国主动示好,无非就是想让中国手下留情。
可越南看到这一幕,心里得多凉啊。刚刚还以为攀上了美国这根高枝,转眼人家就去跟"前任"眉来眼去了。这就像是刚刚结婚的新郎,婚礼还没结束就跑去给前女友送花,换谁都得心里不是滋味。
美国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真正的意图就暴露无遗了。特朗普从来没想过真的要封杀中国,他只是想在贸易这盘棋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从商业逻辑上讲,这事儿其实很好理解。中国直接卖东西给美国,美国能拿到更便宜的货;通过越南这个中转站,不仅价格上去了,质量还可能打折扣。越南那些工厂,说到底就是在做"二道贩子"的生意,从中国进原料,简单加工一下就转手卖给美国,赚的是中间的差价。
可现实是,越南想甩开中国搞独立制造?做梦去吧。就拿最简单的纺织业来说,越南工厂需要的布料、染料、甚至连缝纫机都得从中国进口。再看电子产品,别说芯片了,连个电阻电容都得靠中国供应。越南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高达60%以上,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美国政府的智囊团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先用越南这个"替身"试试水,看看中国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中国反弹不大,那就继续利用越南给中国施压;如果中国态度强硬,那就直接绕过越南,跟中国重新谈条件。
特朗普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得确实精明。表面上在越南这边画了个大饼,实际上真正的目标还是中国这个大市场。中美贸易额一年接近7000亿美元,这可不是越南这个小体量能比的。美国企业也清楚,要想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还得回到中国这个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上来。
越南现在才开始明白,自己在这场大戏里充其量就是个配角,甚至可能是个随时会被换掉的龙套。当初美国拉拢越南,不过是想用它来牵制中国;现在发现直接跟中国谈判可能更划算,越南的价值自然就下降了。
现在这个局面,三方各自的心思都不一样。越南现在是骑虎难下。协议已经签了,想反悔也来不及了。更尴尬的是,越南发现自己可能成了这场博弈里最大的输家。
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支持,越南的制造业很可能面临断链危机;而美国市场虽然保住了,但代价是要承受更高的关税负担。更要命的是,一旦中美关系缓和,直接贸易恢复,越南这个中转站的作用就彻底没了。
中国这边倒是显得挺淡定。毕竟家底厚,不至于因为越南这一个市场就伤筋动骨。而且中国早就在布局产业链的多元化,东南亚、南亚、非洲都有替代选项。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短期内谁也撼动不了。越南想要的那些原材料、零部件,除了中国,其他地方要么买不到,要么价格贵得离谱。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想"鱼和熊掌兼得"。既要利用越南来牵制中国,又要跟中国保持必要的贸易关系。特朗普的商人思维在这里暴露无遗:他要的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让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占便宜。但问题是,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风险也不小,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从更大的地缘政治角度看,这件事可能会加剧东盟内部的分化。越南开了这个头,其他东盟国家会怎么选择?是跟着越南一起向美国靠拢,还是坚持与中国的传统友好关系?这种选边站队的压力,对东盟的团结是个不小的挑战。
未来几个月,中美关系很可能迎来一个新的缓和期。美国已经释放了明确的信号,中国方面也不会拒绝理性的对话。但这种缓和是建立在相互利益基础上的,不是因为美国突然变善良了。一旦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博弈还会继续。
这出戏看下来,感觉就像看相声,前脚还在台上"恩爱",后脚就开始各打各的算盘。
说实话,特朗普这套路玩得挺溜。他从来没想过真的封杀中国,无非就是想在谈判桌上多要点筹码。越南呢,这回算是给大伙儿上了一课——在大国博弈面前,小国选边站队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给咱提了个醒。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真正的实力还是硬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在任何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觉得面对这种国际"宫斗剧",咱们普通人应该怎么看?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