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眼看8月1日美国的关税大限已至,特朗普也在紧锣密鼓的和各国进行谈判,该给胡萝卜的给胡萝卜,该挥大棒的挥大棒,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国都在美国的经济绞索下被迫妥协。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竟然也“跪”下了。
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美韩两国在 “关税大限” 最后两天达成贸易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对韩国征收 15% 的关税,而韩国对美国商品实施 “零关税”。
此外特朗普还透露,韩国将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的投资和10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具体细节将在韩国总统李在明两周后访美时公布。
这一消息传出后,国际舆论哗然,尤其是特朗普此前多次宣称 “中国不好对付”,突然转变态度称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有望达成公平协议”,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细看美韩与美日的贸易协议,主要涉及关税调整、市场开放和大规模投资几个领域。
美韩协议将美国对韩国汽车的关税从25%降到15%,韩国则以开放汽车和农产品市场、投资3500亿美元支持美国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为交换筹码。
至于韩国将采购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部分替代则主要从中东的进口。
而美日协议内容类似,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支持美国半导体和制药产业,同时开放汽车和大米市场,这些协议为美国带来资金流入,也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从这些协议不难看出,特朗普明摆着想要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的同时,又想将美国商品和资源出口到国外,这明摆着就是单方面对美国利好的“霸王条约”,然而日韩两国加一起,都凑不出像中国一样的“稀土底牌”,所以根本无力抗衡。
讽刺的是就在三个月前,日韩领导人还高调宣称要效仿中国对美强硬,当时韩国总统李在明宣称“要稳扎稳打”,日本首相石破茂放话“不急于达成协议”,不过这种“不卑不亢”,很快就被美国的关税大棒打回原形。
眼看韩国已经选择妥协,对中美贸易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难道整个亚洲都要在特朗普的制裁下“沦陷”?
如今关税战场的格局正悄然变化,随着欧盟、日韩等盟友纷纷签下降税协议,美国贸易代表的目光逐渐聚焦到最后的两个“钉子户”:
印度和中国。
7月29日,特朗普对印度发出最后通牒,威胁若不妥协将征收25%关税,但对中国,特朗普的语气却出现180度转变。
就在7月31日,当记者问起特朗普“中美关税战会如何收宫”时,他坦然的回答道: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 有望达成公平协议。”
但“公平”这个词背后,却是特朗普为了应对美国困境,而选择的短暂“熄火”。
7月30日中美第三轮谈判刚落下帷幕,双方同意将24%惩罚性关税暂停期再延90天,中国商务部声明中“深入、坦诚、建设性”的措辞,与美方“稳定贸易关系至关重要”的表态形成微妙呼应。
不过真正让美国如坐针毡的,是中国从4月份以来,就对美国进行七类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到今天仍未松口,而这些材料关系着F-35战机和iPhone芯片的生产。
特朗普深知我国不会在“大棒下屈服”,持久战美国又打不起,稀土需求迫在眉睫,所以“中国不好对付”的抱怨,转眼就变成了“有望达成公平协议”的乐观预告。
美日和美韩协议标志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短期成效,但对中国影响有限,日韩的让步主要为维护自身经济和地缘政治稳定,也并非针对中国,所以整体对我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中国的资源优势、市场规模和区域合作战略,也使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保持韧性。
如今中美贸易谈判的未来走向尚不明朗,但美韩协议的达成,让我们看到了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
未来,中国将继续走自己的路,用实力说话,让世界看到一个不可动摇的东方大国。
信息来源:
1.凤凰网视频2025.07.31《特朗普: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 有望达成公平协议》
2.央视新闻2025.07.31《李在明证实韩美达成贸易协议: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并设造船专用资金》
3.观察者网2025.07.28《为达成贸易协议,韩国“放大招”: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