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姥姥家啊?啊……我不想去。”
一朋友跟我发牢骚说,刚想叫孩子一起去看看姥姥,孩子一脸抗拒,好像让他干什么大事一样。
孩子小时候,提起去姥姥家,他比谁都积极,出门还嫌你慢。
现在倒好,要他去一趟,得劝半天,还不一定能说动。
朋友想不明白:姥姥不是对他挺好的吗?怎么孩子越长大,越不想去姥姥家了?
一:小时候爱去姥姥家
说实话,小时候,谁不喜欢跟着妈妈去姥姥家?
尤其住姥姥家,吃得好、宠得多。
哭一声,姥姥给糖吃;
闹一下,姥姥姥爷陪着玩;
犯错了,他们也只是轻轻说一句:“下回别这样了哈。”
那时候,姥姥就是全世界最温柔的人,做饭香,说话轻,还护短。
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什么“客气”“界限”,谁抱得多、谁哄得多,他就喜欢谁。
尤其是姥姥带大的孩子,和姥姥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有的孩子,甚至把姥姥家当自己家。吵着要去住,过年还不愿回自己家。
那时候,去姥姥家,是放松,是度假,是可以放纵吃零食、看电视的地方。
二:长大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可孩子一旦开始“懂事”,他的情感方面,就变了。
尤其是上了小学、初中之后,孩子的圈子变了,脑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注意力开始向外。
电视、手机、朋友、同学、偶像……
生活五花八门,对“亲戚家的饭”也开始挑三拣四。
他曾经觉得香的家常饭,现在嫌油、嫌咸、嫌不好吃。
以前看姥姥一举一动,看得津津有味,现在觉得她啰嗦、管得多、不懂自己。
这种变化,是一点点来的。
不是孩子哪天突然不想去了,而是一次次被父母勉强去,一次次无聊、被念叨之后,慢慢就不想再去了。
三:见面少,感情淡了
孩子小时候没什么“界限感”,谁对他好点,他就跟谁亲。
可当他长大一点,有了界限感,去到不怎么熟悉的地方,他会不自在。
尤其是学业重、假期少、去姥姥家的次数少,跟姥姥一年可能也就见几回,对于姥姥,他自然没那个亲密感。
有的姥姥家住得远,去一趟要转几趟车,时间不够、事情一多,家长自己都不愿折腾,干脆就不去了。
长年累月,感情怎么不淡?
有时候姥姥还会说:“孩子现在不亲我了,一看我就躲。”
其实不是不亲,是不熟了。
大人总觉得,亲情是天生的,我们即便一年回不了几次娘家,跟妈妈还是天然亲。
但孩子跟姥姥却不一样,跟你相处得多,我就跟你亲;你久不出现,我就不想你。
四:没有共同话题
到了姥姥家,孩子拿着手机坐那,刷视频、玩游戏。
姥姥看着她,也不知道说啥,只能问:“饿不饿?要不要吃点啥?”
孩子摇头,不说话。
姥姥又叮嘱他:“不要老看手机,对视力不好。”
孩子换个姿势,背对着姥姥,继续玩自己的。
姥姥也尴尬,不好再问,只好转头去厨房,闷头做饭。
整整一天,两个人待一个屋,却没能聊上几句。
孩子倒也不是故意不理姥姥,只是他也不知道,怎么和一个“很久没说话的大人”交流。
五:老人念叨多,孩子会烦
现在的孩子,耳朵精、性子急,一听“批评”就炸毛。
很多老人爱念叨,一开口就是:“你这作业写这么晚,不行啊!”
“别老低头玩手机,眼都坏了。”
“你怎么瘦成这样了,要多吃点饭?”
这些话,听一次两次没事,一直说,孩子真受不了。
他们会觉得:“我一来这,就盯着我说这说那,我不想听。”
姥姥觉得是关心,孩子听起来,却是唠叨。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叛逆心也重。越是这样,他越是不想去姥姥家。
孩子长大了,对“亲情”的表达方式,也有变化了。
他们不喜欢被问太多,更不愿意被逼着“走亲戚”,只想待在自己舒适的环境里。
他不是不爱姥姥,只是长大了,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份爱。
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要自己的空间,不再是以前那个“搂着脖子撒娇”小孩。
他其实,离我们没有那么远。
只不过,我们得换个方式接近他们。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