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央行行长语出惊人:一旦最后决定报复中国,那就直接干票大的

最近中欧贸易闹得挺凶,德国央行行长约阿希姆·纳格尔跳出来说的话,让人觉得欧洲这帮人真坐不住了。他在2025年10月24日的柏林全球对话会议上直言,如果报复中国是最后一步,那欧洲就得硬气点,来个大胆的决定。这话听着像是在撂狠话,但其实背后是欧洲经济压力一大堆,尤其是德国制造业那块儿,正被中国产品挤得喘不过气。

中国作为稀土大国,控制了全球九成左右的产量,今年10月初加强了出口管制,针对镓锗这些关键材料。这事儿直接戳到德国的痛点,因为德国汽车、半导体这些行业离不开这些东西。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欧洲稀土进口八成以上靠中国,管制一出,好多德国企业供应链就卡壳了。

比如大众和宝马这些巨头,电机生产成本直线上升,部分工厂订单延误。JATO Dynamics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销量翻了近一倍,达到34.7万辆,市场份额蹿到5.1%。德国车企本来靠新能源和智能系统吃香,现在优势越来越薄,中国品牌低价高配,直接抢了中低端市场。

法国那边也没闲着。马克龙在10月17日的欧盟峰会上放话说,如果中国不松口稀土出口,欧盟就得用上反胁迫工具法案。这法案2023年底生效,本来就是防经济胁迫的“核武器”,但到现在还没动过。马克龙的意思是,欧盟不能老被动挨打,得主动出击。德国跟法国联手施压,表面上看是护着自家产业,实际上是怕中国产品继续涌入。欧盟贸易专员在内部报告里提到,中国电动车关税虽加了,但销量没怎么降,北京反过来对欧洲白兰地、猪肉和乳制品加税,法国奢侈品行业叫苦不迭。

纳格尔这人,平时管着德国央行,关注通胀和经济稳定。他在10月18日华盛顿一个金融会上先开了腔,说欧洲对华贸易得“更进攻性”点,保护自家企业和市场。他直言“中国需要欧洲多过欧洲需要中国”,因为欧盟有4.5亿人口,是个大市场。

纳格尔强调,欧洲别老畏首畏尾,美国关税把中国货转到欧洲,欧盟得守住阵地。同时,他也说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别搞贸易战。但转到10月24日柏林会议,他话锋一转,提到报复问题,说如果政治上决定走那步,就得强硬,胆子大点干一票。这“干票大的”听着接地气,其实是暗示欧盟用上所有工具,包括反胁迫法案或更多关税。

为什么纳格尔突然这么鹰派?德国经济数据摆在那儿。联邦统计局报告,2025年上半年德国对华出口占比12%,但进口依赖更高。汽车工业协会7月报告说,欧洲整体汽车销量下滑1.5%,中国品牌却逆势上扬。比亚迪和长城在德国开展厅,补贴拉客,德国工厂订单掉得厉害。

半导体行业也慌,80%稀土靠进口,管制后审批时间从几周变几个月,中小企业项目搁浅。汉堡港物流数据显示,稀土货物进口降15%,成本推高下游产业。欧盟9月启动贸易不平衡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欧盟对华依赖超反向,中国本土品牌崛起,欧洲企业在华销量下滑8%。

纳格尔发言后,欧盟内部讨论热起来。东欧国家担心对抗伤出口,但德法推动理事会评估反胁迫工具。马克龙团队10月23日在巴黎重申,所有选项都在桌上。德国联邦银行模型算出,如果摩擦升级,德国GDP可能掉0.5%。企业界反应大,商会联名上书政府,要平衡对话和保护。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华项目延期,欧洲议会10月听证会谈供应链多元化,建议加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但短期难顶用。

贸易分歧到现在还没爆成全面对抗。中国商务部表示,稀土管制是常规调整,为欧盟企业留审批通道。德国汽车业在调策略,加大本土投资减依赖。纳格尔继续干央行行长,参与政策协调。德法施压没切断合作,中欧产业链绑得紧,德国机械出口和法国商品还靠中国市场。

欧洲觉得中国产品低价倾销,伤本土业。中国说正常竞争。纳格尔话虽硬,但留对话空间。未来咋走,看政治。欧盟若真动工具,可能反噬自家,德国GDP风险在那摆着。

纳格尔这番表态是欧洲焦虑写照。德国从出口大国变防守方,中国品牌进军欧洲,稀土卡脖子。法国马克龙推法案,德国纳格尔撂话,形成压力。但合作根基深,贸然对抗两败俱伤。中国市场对德法重要,机械和奢侈品销量靠那儿撑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财经   德国   央行   行长   中国   惊人   欧洲   欧盟   稀土   法国   销量   法案   管制   中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