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最糟糕的一次演讲,称舍友自律得像“家禽”,败坏路人缘

提起央视名嘴撒贝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幽默风趣,主持风格独特;涉猎广泛,所有他主持的节目都深入人心,有很强的影响力。

而且撒贝宁主持能力出色,临场应变能力强,观众经常可以看到他高情商救场的名场面。

但是撒贝宁早年的一场演讲,观众没有感受到他的幽默风趣和高情商,反而感受到他对农村室友的无礼和傲慢。

有一次,撒贝宁受邀参加演讲,撒贝宁在演讲中回忆、分享了他和他舍友的故事。

1994年,北大法学院宿舍楼里,撒贝宁第一次见到他的室友。

他是山东栖霞人,家庭贫困加上刻苦学习,让他身上早已有了岁月的痕迹,明明18岁的他看上去有40多岁。

“长得老”是撒贝宁对他的第一印象。

熟络之后,两人聊天撒贝宁才知道,他室友是当年山东省的文科状元。

而在他之前,他们村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更别提省文科状元了。

所以那一年,他去北大报到时,是他们的县长开着他们县最豪华的桑塔纳一路把他送到北京。

村里出了个省状元,全村都轰动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为他送行。

村里年长的老人不停给他塞鸡蛋,就像当年送亲人上前线打鬼子一样对他满是关怀和叮咛。

“孩子要活着回来啊”,本来是如此温馨感人的画面,却被撒贝宁这句不合时宜的玩笑给打破。

当年室友给撒贝宁讲述这段时,他就乐坏了,当演讲时再提到这件事时,他还是抑制不住在现场笑出声来。

不知道撒贝宁这一笑,有没有刺痛他室友的内心。

两人生活环境天差地别,撒贝宁出生在军人世家,从小家境优渥,他自然体会不到90年代初农村的生活窘迫,也感受不到邻里间那质朴、纯粹的感情。

从高中进入大学,很多人选择放飞自我,把学习抛诸脑后。

但是撒贝宁的室友并没有,他依然保持着高中时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他每天6点按时起床,起床后猛烈地捶打自己的胸部,把自己彻底唤醒,然后出去洗冷水澡、跑步、吃饭、上自习。

可这却被撒贝宁嘲笑,觉得他生活得像家禽一样自律。

当”家禽“这两个字从撒贝宁口中说出来,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用“家禽”来形容自己同窗多年的室友真的太不合适了。

撒贝宁有原生家庭的托举,可以轻松地度过高中三年,还获得保送北大的资格。

而像他室友那样的大部分农村孩子,只有不停奔跑,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才能有机会和撒贝宁进入同一所学校学习。

而撒贝宁不知道的是,也有很多农村孩子他们也在努力拼命的学习,却还是和大学失之交臂。

读书是改变底层人命运的唯一也是最快的途径。

可是他们的努力在撒贝宁眼里却成了笑话。

大学四年,撒贝宁和室友也活成了两种极端。

撒贝宁天天打篮球、参加各种活动、谈恋爱,就是鲜少见他在教室里学习。

室友则从进入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把公务员考试上岸当做自己人生的下一阶段目标。

所以他才会极其自律地日复一日的学习,但是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是命运不公,笔试第二名的室友(当时招3个人)却没有被录取。

考公务员的梦碎了,他并没有消沉,在距离研究生考试仅剩2个月的时候,他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

每天早出晚归,没有人见过他在哪儿学习,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学习。

两个月之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就在大家为他的励志故事感动时,撒贝宁轻飘飘的说了一句:不用鼓掌,我也上了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不用鼓掌,我根本没考,我是保送的。

撒贝宁很自豪地说:本科时,我俩睡上下铺;研究生时,我俩又睡上下铺。本科时,我是保送的,研究生我又保送。本科时,他是以山东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进来的;研究生时,他又扒了一层皮,考了一层皮进来的。所以他跟我生活在一起他的阴影有多大?

撒贝宁唾手可得的东西,他的室友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能得到。撒贝宁体会不到他室友的不容易,但是山河四省的孩子都深有体会。

也许在撒贝宁心里想:有必要这么努力吗?

但是在山河四省孩子的心里:努力都不一定成功,不努力更加一无所有。

撒贝宁研究生还没毕业,就进入央视工作,主持《今日说法》,家喻户晓。

而他的室友在研究生即将毕业时,权衡利弊,为了给他的女友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环境,决定继续读博士。

又是两个月的时间,他神出鬼没地学习,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北大法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博士毕业之后,他去了复旦大学当老师,后来去美国一所高校的法学院做交流学者,算是人生赢家,实现了阶级跨越。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孩子,也有必须努力奔跑的孩子,每个人的命运不同。

小撒出生在、成长都在大城市,家庭条件优渥,才能自信满满;也不可否认基因的原因,让他的文艺特长突出,并因此获得报送资格。

而他的室友出生、生活在当时还贫穷落后的农村,他身上背负的责任与压力是小撒无法想象的,所以他必须要努力。公务员落选他虽然感慨命运的不公,但也只能感慨一下接受命运的安排。

好在他还是没有向命运屈服,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看完撒贝宁的演讲视频,有人说:小撒是聪明睿智的人,他的一番话里映射了社会的好多东西,他用自黑和黑室友的方式传达很多信息。

也有人说:撒贝宁借演讲的方式嘲笑他农村来的大学室友,满满他保送的优越感,却将同学的努力贬的一文不值。但两人就像龟兔赛跑,没到终点,胜负尚未可知。

还有人替农村孩子发声:他们除了能跟别人拼考试以外,真的什么都没得拼了。没有爱好,没有特长,没有才艺,没有其他天赋,也没有可拼的爹,除了考试,没有别的资源,又能怎么样呢?

对于小撒的这段演讲以及他对室友的评价,大家怎么看?

#撒贝宁##如何评价撒贝宁##励志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优渥   家禽   法学院   状元   室友   路人   北大   舍友   研究生   命运   努力   孩子   贝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