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天天盯作业,为啥孩子成绩还是上不去?真正管学习是这3件事


周末在小区遛弯,听见两位妈妈唠嗑:“我家孩子每天写作业到10点,我在旁边盯着笔杆子都不眨眼,可考试还是不及格!”“我比你还累,他写数学题磨磨蹭蹭,我盯着他重算三遍,结果还是错!”

这话听着扎心,可太常见了——咱们当家长的,把“盯作业”当成了“管学习”的全部,却不知道:盯着孩子写作业,是最没用的“假努力”;真正管学习,是让孩子学会“用心、用脑”

一、孩子学习分3步:听课是“输入”,作业是“练习”,用心才是“消化”

咱们总觉得“孩子上学=学知识,回家写作业=巩固知识”,但其实学习是三步循环:

第一步:课堂听课——老师教知识(输入)

第二步:完成作业——通过练习巩固(输出)

第三步:用心用脑——把知识真正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本事(内化)

举个简单例子:孩子学“乘法分配律”,课堂上听懂了“a×(b+c)=a×b+a×c”(输入);回家写作业时,能照着例题把“(3+5)×2”算成“3×2+5×2”(输出);但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遇到“(a+b)×c”的变形题就懵(没内化)。

可现在很多孩子呢?课堂上左耳进右耳出(输入没做好),回家写作业应付了事(输出没质量),更别说“用心想为什么”(内化没完成)。家长盯着他写完作业,以为“任务完成”,其实知识根本没“长”在他脑子里,考试自然考不好。

二、盯作业只能“催进度”,管不了“学得会”

咱们家长盯作业时,最常见的场景是:

“这道题又错了,重算!”“字写歪了,擦了重写!”“别玩橡皮,赶紧写!”

这些话听起来像“管学习”,其实只是在催孩子“完成任务”——他把作业写完了,但没搞懂错在哪;字写工整了,但没记住知识点;甚至为了快点写完,直接抄答案糊弄。

我邻居家的小姑娘就是典型:妈妈每天盯着她写作业到11点,作业本上的红勾勾不少,可期中考试数学才62分。后来老师找妈妈谈话:“孩子上课总走神,问她‘这题怎么解’,她说‘妈妈会检查的’。”你看,孩子根本没把学习当自己的事,家长盯着“完成”,她只想着“应付”。

三、真正管学习,是让孩子“主动用心”

那咋让孩子从“应付作业”变成“主动学”?关键不是“盯”,是“培养习惯”——让孩子自己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自己愿意“用心、用脑”。

怎么培养?不是靠吼,是靠“示范”和“放手”。

比如,孩子写作业磨蹭,别盯着他喊,试试“定时挑战”:“咱们今天试试,20分钟写完数学练习册,写完就能看15分钟动画片!”(用具体目标代替催促);

孩子背课文总忘,别盯着他抄10遍,试试“费曼学习法”:“你当小老师,把这篇课文讲给我听,我哪里没听懂你就再讲一遍。”(用输出倒逼思考);

孩子考试总粗心,别盯着他改错题,试试“错题本仪式”:“咱们把错题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旁边写‘我为什么错了’,下次考试前看看,保证不犯同样的错!”(用仪式感培养反思习惯)。

这些方法的核心,是让孩子从“被盯着”变成“自己管”。当孩子发现“用心学”能更快完成任务、更有成就感,他自然会主动“用脑”。

写在最后:

咱们当家长的,最该“盯”的不是孩子的作业,而是他的“学习状态”——他上课有没有认真听?写作业时有没有动脑?遇到难题有没有想办法?

记住:盯作业是“监工”,管学习是“教练”。与其当“监工”累到自己,不如当“教练”,帮孩子学会“用心、用脑”。毕竟,孩子的人生,终究要自己走;他的学习,终究要自己“买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育儿   作业   家长   成绩   孩子   用心   内化   知识   妈妈   监工   考试   主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