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中美双方在瑞士的谈判已经在进行中。根据路透社的消息,中美首日的会谈从上午谈到下午,除了中间的2个小时午餐时间外,整个会谈持续了8个小时。周日(次日)还将继续谈。
目前双方仍没有公布会谈的进展与细节,可见谈判并非易事。就在中美首日会谈8小时之际,5月10日晚上,新华社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时评(下图),这篇文章对中美谈判,以及中国维护国际秩序的立场再次进行深刻表述。其中重提了一项4月底公布出来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在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方公布的这项数据,不仅给中方在谈判中增加了底气,也让特朗普难堪了一把。
在会谈前,人民日报钟声就发表文章称:“谈,是化解分歧的必要之举,但指望一两次谈判解决问题并不现实。”同时也指出:“中国之所以同意和美国谈判,是出于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三个方面的考虑。”可见,中方对于中美谈判的进程是有充分的预期的,而且,中方之所以同意和美方的接触,也是为了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这是中国的大国担当。
虽然目前双方还没有透露谈判细节,但从8个小时的闭门磋商可以看出,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需求,中美谈得应该很深入。既然次日还要谈下去,说明中美两国第一天的谈判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的,否则就不会将谈判继续下去。
但是,双方没有就第一天的谈判结果进行公布,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双方之间必然有尖锐的分歧,这个需要进一步协调立场。其二,第一天或许只能达成一些意向,并没有实质性的成果可以公布。
其实,在此前的两周,特朗普政府几次放出风声,要和中方接触。这也能看出美国对谈判的急切性,特朗普政府想要“速战速决”,以缓解其国内的矛盾。而中方则多次发表态度,仍会坚持自己的立场,维护国家利益。从两者的态度就能预见接下来谈判必将不容易。
不过,双方还有谈下去的需要,就说明这一次中美接触是很有必要的。不管谈判结果如何,摸清彼此的态度对接下来的决策也有重大意义。
就在中美闭门谈判8小时之际,新华社发表了时评文章,并重提了一组数据:中国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其实,中国一季度的GDP数据在上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公布了,新华社在这个时候再提这个数据,明显有用意。此前,根据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0.3%。这也是美国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一方是增长5.4%,另一方是萎缩0.3%,太平洋的两岸,中美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数据的公布,只会让特朗普更难堪。特朗普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衰退”,中美关税战,必定是中国“先扛不住”。现在看来,特朗普的盲目自信将被数据打脸。中美到底是谁先扛不住,已经一目了然。
那么,为什么中美两国的经济会形成鲜明反差呢?特朗普到底输在哪?
首先,中国的内需一直在扩大,这加速了经济的增长。根据官方的消息,中国一季度内需消费对GDP的贡献超过了50%。这说明,中方对美国的贸易战,早有准备,这些年一直在扩大内需,就是为了稳住经济大盘。
其次,除了内需方面,中国的外贸也在逆势突围。尽管面临关税的压力,中国一季度的出口仍增长了6.9%,这个数据,完全出乎美国的预料。而美国现在逐渐被自己的关税政策反噬,债务危机与通货膨胀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这个“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中美谈判虽然在瑞士,但在全球经济布局以及对自身经济发展的预判方面,特朗普已经输了。
从美国对中国发动对等关税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底线不动摇,直到现在中美双方开始接触,我们也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
首先,我们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立场,反对美国用关税作为武器来讹诈别国的行为。中国始终坚持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解决问题,倡导自由贸易。
其次,我们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不接受美方以“威胁、讹诈”的姿态来对待我们。即“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还有,我们对美国的关税讹诈行为进行精准反制。例如,中方对美方加征125%的关税,对美国的农业、能源等关键产业进行限制。
在特朗普政府打算利用关税来敲诈全球的时候,中国出面与美国谈判,不仅仅谈两国的问题,更要谈如何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大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瑞士的接触,是“规则维护者”与“经济霸凌者”的对话。
中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美国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特朗普政府意图通过“对等关税”来重塑“美国优先”的贸易规则,却陷入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困境。
特朗普的困境,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美国国内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货物短缺、农产品滞销,国内消费者的反对浪潮席卷了全美50个州。而美国企业现在运营成本被关税推高,通用汽车等40余家美国巨头企业已经下调了今年的业绩预期。第二,特朗普接下来将面临中期选举,如果国内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共和党议员或许会“大权旁落”。第三,美国现在面临盟友离心、信誉尽失的局面,欧盟、日韩等传统盟友已经开始背离美国,加速重组全球供应链,并向中国靠拢。
所以说,瑞士的谈判,只要中方坚守原则,让步的必然是美国。
瑞士的中美谈判还在进行,尽管第一天双方很难达成实质性的协议,但双方愿意继续磋商,就释放了缓冲的信号。这对中美经济、对全球贸易秩序都是一个好的信号,但我们应该对这场谈判有一个适当的心理预期。
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足以让特朗普政府警醒,中美关系的未来,不应该取决于某一方的“极限施压”,而在于能否在相互尊重中找到共赢之路。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