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成都高居第1,苏州第5,厦门、大连没能上榜

中国新一线城市的排名数据最近公布,成都再次位居第一,苏州排在第五,厦门和大连这些以往常被提及的城市却没有出现在排名之中,这个排名依照商业资源,城市活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数据来评定,这些数据体现着城市的经济与综合实力,成都处于首位是因为它有着迅猛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区域影响力,苏州身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杭州,重庆,武汉,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等其他上榜城市各有特点,一起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城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总面积约14335平方公里,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成都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是古蜀文明的核心区域,在经济、文化、交通枢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候方面,成都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且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大约是16摄氏度,城市化发展以及居住气候适合度都比较高,从行政区划来看,成都有1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以及3个县,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西部开发的中心任务,近些年来科技创新以及对外开放均取得较为显著的进步。


成都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它处在我国西南地区交通要冲的位置,是连接中亚,东南亚以及欧洲的关键节点,成都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之处,依靠中欧班列这样的国际物流通道,和欧洲许多城市直接相连,从而促使贸易和投资增多,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农业资源很丰富,而且有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给工业发展赋予了基本资源,成都距离重庆大约300公里,同重庆一道形成了成渝经济圈,这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区域,目的在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成都的区位优势还受到长江经济带的影响,水陆空交通网络发达,把它变成西南地区的物流中心,成都邻近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吸引了诸多投资和人才流入。

成都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经济结构上,服务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占比超过60%,而新兴的金融,信息产业和文化旅游业都是服务业的主要占比,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有如英特尔,腾讯之类高科技企业,促进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也十分发达,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工业都比较发达。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银行证券公司地区总部众多,外资活跃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成都交通体系比较发达,是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航空上,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2023年的客流量达到7000多万次,航线网络覆盖全球重要城市,铁路网密集,成都站、成都东站和成都南站与全国高铁网络对接,成渝高铁和西成高铁缩短了成都到重庆、西安的交通距离到1-2小时,公路发达,成都绕城高速和成雅高速等主干道连通周边地区。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地铁、 公交、出租车在成都交通中占据重要的角色,成都开始推进智慧交通发展,依靠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改善交通流量,成都国际铁路港处理中欧班列货物。


成都旅游景点内容丰富,是重要的中国旅游地之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武侯祠、锦里古街、杜甫草堂等,这些地方展现了成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与历史厚度,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建造的,年接待游客量超500万人次,锦里古街是传统商业街,可以品尝川菜,欣赏手工艺品。 自然景点青城山、都江堰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2000余年,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全球唯一的大熊猫保护基地,而像宽窄巷子,天府广场等现代的景点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苏州,简称苏,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总面积约86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00万,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苏州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园林和水乡文化,中国重要工业和经济中心,城市化率超80%,5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苏州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温和,降水适中,年均温17摄氏度,长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员,苏州改革开放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多次评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苏州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东边与上海相接,西边与无锡相连,南面紧挨着浙江,北面靠江,沪苏两地距离大约100公里,受上海经济辐射效应的影响,逐渐出现沪苏同城化现象,这给产业转移与合作带来助力,苏州处在长江入海口处,水路交通便捷,苏州港属于内河重要港口之一,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里,苏州处于枢纽位置,通过高铁与高速公路网络,与南京,杭州等城市保持着紧密联系,苏州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农业与工业基础比较扎实,而且临近东海,海洋资源可以被利用,近些年来,苏州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区域的发展,像苏州工业园区,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资,区位优势也表现在人才流动方面,苏州同周围城市共享人力资源,促使区域协同发展。

苏州经济的发展保持强劲状态,在全国各城市经济发展中属于前列,而苏州的经济发展依靠制造业,其制造业占苏州第二产业比例超50%,其中电子产业,机械产业,纺织业等苏州的优势产业对苏州经济发展助力明显,苏州的工业园区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开发区,三星,华为等众多跨国企业均在苏州工业园区集聚,而苏州的经济发展中也可见得有较强的外向型特征。


苏州交通系统高效方便,是长三角地区重要交通节点。航空方面苏州利用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同时运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铁路系统苏州站、苏州北站连通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去上海和南京分别为30分钟和1小时,公路系统完善苏州绕城高速、沪苏浙高速等主干道路辐射周边区域,水运方面,苏州港负责内河和海运运输,苏州推广绿色交通方式,电动汽车充电站覆盖率高。

苏州高等教育资源很丰富,像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都在这里,苏州大学是综合类院校,医学,材料,文学学科有明显优势,科研经费超15亿,西交利物浦大学是中外合作院校,留学生占比不少,带动国际教育交流,苏州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5万,给本地产业输送人才,工程与科技领域优势突出,高等教育和产业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也很发达,有15所职业技术学院,培育技能型人才,苏州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给城市创新能力带来助力。

苏州的旅游景点以园林文化和水乡文化最为著名,著名景点包括拙政园,留园和周庄古镇,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的年游客数量达到300万人次,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9个园林成为世界遗产。周庄古镇,甪直古镇,是水乡景点,也是苏州文化的体现,年游客数量均超过200万人次,现代景点包括金鸡湖,苏州中心,提供商业和娱乐体验,金鸡湖周边有摩天轮和购物中心。

其他新一线城市如杭州、 重庆、武汉、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和佛山特色鲜明,杭州以数字经济和西湖著名‚重庆是山城且为长江上游关键城市,武汉是中部枢纽光谷科技区域,西安是古都历史一带一路节点‚南京是江苏省会历史名城,长沙媒体娱乐产业特色‚郑州中原城市群核心交通便利,天津作为直辖市港口优势,合肥科技中心崛起,青岛海洋经济啤酒节‚东莞世界工厂转型,宁波为港口制造业基地,佛山家电陶瓷产业,这些城市组成中国区域发展多元图景,本次排名厦门和大连未上榜,体现城市竞争变化。

新一线城市的排名既体现经济实力,又体现区域平衡性及未来潜力,对于此次排名是否认可成都或者苏州的表现,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讨论哪些城市可能有上榜潜力或者下次排名的可能,城市发展是动态的,你的想法或许能给更多人带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苏州   大连   厦门   成都   城市   三星   交通   西南地区   区域   经济   重庆   长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