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该往哪放?美国降息,中国按兵不动!央行信号明确,要走新路子

9月22日周一,无数人紧盯的LPR报价出炉:1年期维持3.0%,5年期坚守3.5%。这个结果让不少期待降息的购房者、企业主略感失望,但熟悉市场逻辑的人却早有预判——要知道,就在5天前的9月17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且年底前还计划再降两次。

一边是美国开启宽松周期,一边是中国货币政策“按兵不动”,这看似矛盾的操作背后,藏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拿捏。今天咱们就从银行、股市、楼市三个维度,拆解央行的深层考量。

考量一:银行“生命线”告急,降息空间已触底

要理解降息放缓,首先得看懂商业银行的“生存困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跌至1.42%,这是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更严峻的是,这个数字已经低于同期1.49%的不良贷款率。

可能有朋友不懂这组数据的分量——招行行长王良据公开采访报道曾直言,息差低于不良率,意味着银行的收益可能连信用成本、运营成本都覆盖不了。简单说,银行放出去的贷款赚的钱,快不够填补坏账和运营开支了。

从行业结构看,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已低至1.31%,股份制银行1.55%,部分中小银行息差已逼近不良率水平。

从负债端看,降息空间早已见顶:活期存款利率已压至0.05%的“地板价”,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普遍在1.2%-1.3%区间。

而资产端,企业贷款和房贷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5月LPR降息10个基点后,再降只会进一步挤压息差。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据公开采访报道明确指出,政策利率没动,银行根本没有主动降LPR的动力。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压舱石”,这种情况下强行降息,无异于“竭泽而渔”,一旦银行体系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考量二:股市要“慢牛”不要“疯牛”

第二个关键考量,藏在股市的微妙走势里。2025年以来,A股表现强劲,但9月中旬多次出现银行、证券板块“大单压盘”,这被市场解读为“国家队”在控节奏——要慢牛,不要快牛

如果此时降息,会发生什么?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储户必然会加速“存款搬家”,把钱从银行转到股市追高。

要知道,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虽储蓄规模仍在增长,但存款利率下行已引发资金向理财、基金迁移的趋势,若再叠加降息,资金入市速度可能失控。

央行显然不想看到这种场景。年初就明确提出要用好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工具,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毕竟“快牛”之后往往跟着“快熊”,2015年的教训历历在目。与其冒风险催生泡沫,不如保持政策稳定,引导资金理性入市。

考量三:楼市“药效减退”,单靠降息难救市

最后聊聊大家最关心的楼市。按理说,5年期LPR直接关联房贷利率,降息能减轻购房者压力,但央行为何选择不动?答案是:降息对楼市的刺激效果已大幅减弱。

从2022年4月至今,央行累计降息幅度不小,但从信贷结构看,居民购房信贷需求仍显乏力——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量达10.77万亿元,远超贷款规模增长,反映出居民加杠杆意愿低迷。

这说明当下楼市的核心问题不是“利率太高”,而是信心不足、预期不稳。董希淼等专家据公开分析认为,10-15个基点的降息对稳楼市已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政策重心已发生转变。证券时报等报道提及“LPR维持不变与息差约束、政策协同需求相关”,这意味着稳楼市不能只靠货币宽松,更需要限购放松、购房补贴、城中村改造等财政和产业政策“组合拳”。

单独降息不仅效果有限,还可能引发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与“房住不炒”的定位相悖。

另外还有朋友会问,是不是怕降息导致人民币贬值?从数据看,这个担忧确实站不住脚。9月美联储降息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始终稳定在7.11左右,未出现大幅波动。

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据公开采访报道指出,美联储降息反而拓宽了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中美利差收窄缓解了资本外流压力,所以汇率根本不是这次降息放缓的主要考量。

9月22日,面对记者提出的关于美联储降息中国货币政策如何考虑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的确定上,宏观层面的原则是非常清晰的,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这次LPR按兵不动,不是“不作为”,而是“精准施策”。在银行息差承压、股市需稳节奏、楼市待组合拳的背景下,暂停降息是平衡多重目标的最优解。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据公开预测指出,后续货币政策会继续宽松,但可能更多通过降成本、优化结构发力,而非直接降息。

对于普通人来说,房贷利率短期难降,股市需耐心等待慢牛,而政策的真正发力点,可能在财政刺激和产业支持上。

#财经##时事热点头条说##上头条 聊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财经   按兵不动   央行   美国   中国   新路子   信号   息差   银行   楼市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   股市   政策   基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