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资本世界的戏剧性巧合,让这对明星父子同时陷入债务漩涡。
王思聪旗下的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高达1210.59万元。这起执行案件由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办理,涉及合同纠纷。
而就在同一天,王思聪的父亲王健林也遭遇了他的债务难题——因其掌控的大连万达集团被强制执行1.86亿元,王健林被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
父子二人罕见地因各自公司的债务问题同日登上热搜,这一幕被网友称为“父子债务双雄”。
这场家族企业的债务风波在9月26日达到了高潮。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下达“限高令”。
根据限制消费令,王健林不得乘坐飞机、软卧,不得入住星级酒店,不得购买不动产等多类高消费行为。
与此同时,王思聪担任董事长的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因合同纠纷被执行1210.59万元。
该公司由王思聪实际控制,其通过名下珺娱(湖州)文化发展中心持有熊猫互娱40.07%的股份。
熊猫互娱曾经是王思聪在泛娱乐领域布局的重要棋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约1.55亿。
这家公司最为人熟知的项目就是曾经风光一时的直播平台“熊猫直播”。
2015年,王思聪凭借其“国民富二代”的影响力和资本实力,高调进军直播行业。
熊猫直播一度成为国内第三大游戏直播平台,与斗鱼、虎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高昂的主播签约成本以及内部管理问题,熊猫直播逐渐陷入资金困境。
2019年3月,熊猫直播正式宣布关停服务器,公司随后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熊猫互娱的债务问题并非首次出现。王思聪曾因熊猫互娱相关债务问题被多家法院连环限高。
2019年,王思聪就因其投资公司的债务问题多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并一度被限制高消费。
在熊猫互娱破产清算过程中,近9000件库存货品以3100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991%。
王思聪旗下普思资本曾发布公告称,熊猫互娱的债务由公司股东共同承担,王思聪本人也因连带担保责任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与此同时,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集团也面临着严峻的债务压力。
天眼查显示,万达集团目前存在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约52.63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万达还涉及47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总金额高达415亿元。
根据大连万达商管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截至2024年9月底,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为400.84亿元,短期借款约38.89亿元,长期借款约1064.6亿元。
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王健林选择了大规模出售资产。
从2023年出售上海松江万达广场以来,万达已累计出售了超过85座万达广场。
从法律角度看,此次执行对王思聪意味着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对象是“被执行人”。
如果王思聪因此次执行案件被列为被执行人,且未履行义务,他很可能再次面临限制高消费的措施。
法律专业人士指出,限制高消费措施主要针对特定的被执行人本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自动延伸至其家庭成员。
不过,如果王思聪进行高消费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王健林,而王健林具备履行债务能力却拒不偿还,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转移资产、逃避执行。
熊猫互娱的兴衰折射出整个直播行业的变迁。
直播从业者万羽茵分析,熊猫互娱的失败反映了直播行业早期野蛮生长模式的问题——过度依赖资本输血、盲目烧钱抢主播、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在行业早期“烧钱抢市场”的模式下,许多平台忽视了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
如今,直播行业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如何控制成本、拓展多元化收入成为平台生存的关键。
熊猫互娱的案例也揭示了许多创业企业的通病:过于依赖资本,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一旦资金链断裂便难以为继。
有网友调侃道:“这真是父债子未还,子债父不偿。”法律上王氏父子各自为政,但商业世界里,他们的命运早已紧密交织。
王健林大规模出售万达广场以缓解债务压力,王思聪则为昔日商业帝国的残局买单,两代企业家的困境映射出中国经济转型的阵痛。
商场沉浮,从来都是成王败寇,但这一次,观众们看到的是光环褪去后,企业对债务责任的真实担当。
#王思聪公司被执行1210万#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