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过小区门口,看见物业在贴三伏天安全提醒的告示。忽然想起来,明天就是正式入伏了。这让我想起上周三的事儿,那天傍晚突然下大雨,我在公园边散步时看到保安大叔正在拦几个准备下河游泳的年轻人。那几个小伙子穿着短裤拖鞋,看起来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保安一边喊他们别下去,一边还举着手机给家长打电话。这场子看得我直冒冷汗,后来才知道那片水域刚被上游冲下来的垃圾堵住了排水口,水流特别急,太危险了。
其实三伏天确实挺吓人的。我爸前两天翻日历说,今年三伏从7月20号到8月18号,刚好30天。以前听老人说这时候天儿热,雨水多,特别容易出事儿。昨天晚上我姐给我发微信,叮嘱我入伏后别大汗淋漓就冲凉水澡,说她办公室有同事前两天洗完头去上班,直接发烧请假三天。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气象局的官网确实写了三伏期间华北地区降雨比往年多15%,高温天数也特别多。难怪小区物业这几天老在业主群里发消息,说暴雨后千万别去野外游泳,水里细菌太多,还容易遇到暗流。
前几天收拾房间时,我妈非要把家里的绿萝搬到客厅。我说夏天开空调屋里本来就干燥,再放花花草草容易招蚊子,还占地方。她倒好,搬出老一辈的说法:“这天儿热,闷得让人喘不上气,放点绿植能吸灰尘。” 我就纳闷了,现在市面上不是有空气净化器吗?后来找了个懂花草的朋友问问,人家告诉我有些花晚上会释放二氧化碳,睡不好觉是小事,万一真有什么健康隐患那才麻烦呢。
说到吃的,这几天超市货架上的饺子皮卖得可快了。楼下的王奶奶一大早就开始包茴香馅儿的,她说头伏必须吃饺子,二伏吃面,三伏吃烙饼。我尝了她煮的饺子,茴香味道很重,配上酱油和醋,确实挺解暑的。不过我发现年轻人都开始换花样了,菜市场不少人在买鸡腿和丝瓜,说是补身体。昨天在朋友圈看见隔壁小张发的照片,他买了整只鸡回来炖土豆,他说这菜热量高,但现在天气热体力消耗大,必须多吃点高蛋白的。
最让我觉得新鲜的是,现在连老传统也能配上高科技。我表弟最近入手了一个水质检测笔,说是要带去钓鱼用。他说这个笔能测水的PH值和含氧量,要是去河边玩还能顺便测测水质安不安全。还有个卖智能花盆的推销员在我家楼下摆摊,说那种花盆能自动浇水,还能通过APP提醒你哪种花该晒太阳了。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是我妈盯着看了好久,最后问了好几遍保修期多长。
前两天新闻里说医院急诊科统计,最近一个月因发烧感冒来就诊的人比去年同期多了好多。主治医师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很多人贪凉吹空调,或者洗凉水澡,身体受不了。我室友小刘就因为开了整夜空调,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酸痛,打了三天点滴才好。现在我们都改用风扇了,半夜记得把窗户留条缝。
菜市场最近卖的丝瓜、苦瓜格外好卖。卖菜的大叔说现在正是应季蔬菜便宜的时候,一天能比平时少花一半钱。不过我发现年轻人吃东西也开始讲究了,有对夫妻专门买了海鲜汤料回来煮,还特意挑了新鲜的蛏子和虾。他们说这是从网上学来的养生食谱,既能补充营养,又能祛湿。
社区中心这两天办了个养生讲座,来的全都是叔叔阿姨。老师讲了一堆养生知识,还让大家看手机视频,演示怎么用App查空气质量。有个奶奶听完特别兴奋,回去让儿子给她买了个智能手表,说以后能随时查心率,还能提醒喝水。
前几天路过快递站,看见有人取了个大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智能花架”。店主说最近这类智能家居卖得特别火,特别是能监测温度和光照的那种。我也动了心,正盘算着月底发工资能不能给自己买个小一点的。
总之三伏天就这么来了,老一辈说的那些讲究,现在想来还真有道理。不过现在人也都变聪明了,该用科技产品就用,该吃好喝好也不委屈自己。入伏第一天我准备包饺子,顺便把我妈家的绿萝全搬到阳台——当然要先查查那个智能花盆的评价。
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记得关窗。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