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朝暮古今
"爸,我们爱你,好,不痛了!"
2018年6月,台湾著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在瑞士安乐死机构喝下最后一杯药水,倒在儿子傅俊豪怀中。
而他也成为了亚洲首位在瑞士执行安乐死的华人。
可没想到,如今七年的时间过去了,傅达仁的儿子傅俊豪却突然表示“我非常后悔”。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傅达仁这个名字,现在很多人或许极少有人听过,但在上世纪,他可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身高1米9的傅达仁,曾是台湾有名的篮球明星。代表台湾出征赛场,拿下不少好成绩。
退役后的傅达仁,转身踏入台湾电视公司,开启了体育解说员的生涯。
他脑洞大开,创造出“火锅”“冷箭”这些既形象又好记的解说词,一直沿用到现在。
靠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解说风格,傅达仁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名嘴”。他主持的《大家乐》等节目火遍大街小巷,还拿过含金量超高的金钟奖。
1991年,他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和赵忠祥、倪萍一起表演《山东大实话》,更是让两岸观众都记住了他。
他的解说,让体育比赛变得更有趣,也为体育转播行业树立了新榜样。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晚年的他,却惨遭病痛的折磨。
2016年,傅达仁被诊断出胆管阻塞,为了维持身体基本功能,他接受了支架安装手术,可术后每半年就得更换一次支架。
到第三次更换时,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极点,连简单的起身动作都显得异常艰难。祸不单行,紧接着胰腺癌晚期的诊断,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
这种病带来的“爆发性疼痛”,让傅达仁苦不堪言。起初,止痛药和吗啡还能缓解疼痛,但随着病情恶化,药效越来越弱。
为了止痛,他每天得注射3次、每次15毫克的吗啡。即便如此,也只能勉强压制住疼痛。
儿子傅俊豪回忆:"爸爸一睁开眼睛,要么在床上,要么在厕所,要么在吃药","每分钟要翻身几十次",最严重时"疼得把病床栏杆都掰弯"。
他的体重更是从74公斤暴跌到48公斤,连拿水杯的力气都没了。有一次,他想拿水杯,结果不小心摔下床,怎么也爬不起来。
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傅达仁进出医院30多次,吗啡用量飙升到每天160毫克。用量大了,他会站着就睡着、频繁跌倒呕吐;用量少了,疼痛又会将他淹没。
他在社交平台上无奈吐槽“安宁治疗就是这样折腾死”。
长期生不如死的状态,让傅达仁开始认真思考安乐死。他觉得与其这样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体面地离开。
当傅达仁第一次跟家里人提起想要安乐死时,遭到了强烈反对。
儿子傅俊豪坚持"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不会放弃",在他心里,想尽办法留住父亲的生命,就是最大的孝顺。
那段时间,全家人变着法儿转移傅达仁的注意力。
妹妹给父亲送来崭新的画具,期待他能在画布上找到乐趣;妻子翻出他年轻时的日记,鼓励他把几十年的人生故事写成自传。
没想到,傅达仁真的咬着牙,用颤抖的手花了半年写完自传。
书出版那天,全家特意摆了庆功宴,可老爷子看着满桌的菜,突然冒出一句:“书出完了,我的心愿也了了。”
这话让傅俊豪心里“咯噔”一下,他这才发现,父亲想安乐死的念头不仅没打消,反而更强烈了。
但是真正让傅俊豪态度转变的,是那个揪心的夜晚。
他半夜起来喝水,推开父亲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傅达仁躺在床上,因为止痛药物的副作用,整晚不停地抽搐,眼睛不受控制地往上翻。
傅俊豪守在床边,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那一刻他突然明白:“我们觉得拼命留人是爱,可爸爸承受的痛苦,我们根本体会不了。”
为了让父亲走得安心,傅俊豪和未婚妻提前举办了婚礼。婚礼上,傅达仁被家人搀扶着,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一个笑容,把红包塞进新人手里。
这笑容背后藏着多少不舍,只有他自己知道。
婚礼结束后,傅达仁拉着儿子的手,语气坚决:“我的命,我自己做主,你们就支持我这一回吧。”看着父亲瘦得脱了形的脸,家人终于红着眼圈点头。
因为在台湾安乐死不合规,所以他只能去可以安乐死的国家。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各种治疗,2018年6月,傅达仁终于坐上了前往瑞士的飞机。
6月7日,他来到了瑞士苏黎世的“尊严屋”,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傅达仁特意好好梳洗打扮了一番,穿上自己最爱的西装,他要用最好的状态和这个世界告别。
安乐死的执行过程既严格又很人性化。一开始,傅达仁先喝下止吐药,然后安静地静坐半小时。之后,工作人员端来了致命药剂。
面对这杯能让自己解脱痛苦的药水,傅达仁出奇地平静,甚至还开起了玩笑,问医生:“要一口闷吗?两口可以吗?”
当医生解释说药很苦,最好尽快喝完时,他笑着和亲友们告别:“我爱我所有的人,我爱我所有的粉丝和观众,我爱你们,Farewell,solong,goodbye”。
在家人唱着他喜欢的歌的氛围中,他分四口喝下药水,最后一口一饮而尽,然后安详地倒在了儿子怀中。
半年后,傅俊豪公开了父亲安乐死的画面,他说自己不敢回忆那段场景,因为太痛苦了,但也承认,至少父亲走的时候头脑清醒,把想说的话都说了,该告别的人也都告别了。
这比起那些插满管子,最后连话都说不出就离世的患者,确实是另一种更有人性的生命终点选择。
七年后,傅俊豪在节目里哽咽着说:“要是早知道爸爸这么痛苦,我们真不该让他撑这么久。”
这句话,说出了无数绝症患者家属的心声,也让大家对生命的最后一程有了更多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