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字塔沉睡千年!西夏陵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

东方金字塔沉睡千年!西夏陵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

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终于落下帷幕。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随着“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正式突破60项,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标杆。而这一消息背后,是贺兰山下一片沉寂千年的帝王陵墓,正以崭新姿态向世界诉说西夏王朝的辉煌与沧桑。

千年王朝的“东方金字塔”
公元11世纪初,党项族在西北建立了西夏王朝,以兴庆府(今银川)为都城,与宋、辽、金政权并立百年。这个曾占据“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广袤疆域的王朝,在近200年的历史中,留下了一座神秘的帝王陵墓群——西夏王陵。

如今,这片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陵区静静矗立在贺兰山下,9座帝陵与271座陪葬墓如同星罗棋布的巨型土丘,与巍峨山脉相映成趣。它们不仅是西夏王朝的“微缩镜像”,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活化石。从陵园布局到建筑形制,从佛教元素到党项习俗,西夏陵既承袭唐宋陵寝制度,又融合了吐蕃、回鹘、契丹等民族的文化精髓,堪称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枢纽”。

考古揭开的文明密码
西夏陵的考古发现,让一段被历史尘封的文明重见天日。1972年,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尔拍摄的航拍照片首次让世人注意到贺兰山下的“土堆群”;1977年,鎏金铜牛、琉璃鸱吻等珍贵文物的出土,印证了西夏工艺的巅峰水准;而3号陵中精美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则记录了西夏文与汉字的双语协作,成为民族交融的实证。

更令人震撼的是,西夏陵的防洪工程遗址、祭祀建筑群和完整陵园布局,揭示了西夏王朝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知。正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陈同滨所言:“西夏陵不仅是党项族的荣耀,更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见证。”

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西夏陵申遗成功,不仅让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跃居全球前列,更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西夏陵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为世界文明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样本”。而在中国,它则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鲜活注脚——从游牧民族到农耕文明,从军事强权到文化融合,西夏陵的每一块砖石都在讲述着“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如今,站在贺兰山下仰望这片“东方金字塔”,我们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那些曾在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的商旅,那些在陵园中守护王朝的工匠,以及无数在民族交融中书写历史的普通人。西夏陵的申遗成功,不仅让这段沉睡千年的文明被世界看见,更让中华文明的韧性与包容,再次闪耀于人类文化星空。

结语:
从“二十四史”中缺席的王朝,到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瑰宝,西夏陵的申遗之路,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觉醒。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明,从来不是单一的征服,而是多元的共生。而中国,正是以这种“兼容并蓄”的姿态,让世界遗产的数字不断增长,也让中华文明的火种永远不灭。#妙笔生花##夏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6

标签:历史   西夏   金字塔   中国   世界遗产   总数   千年   王朝   文化   陵园   中华文明   兼容并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