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它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推算方法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起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起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起始日。
中医理论认为:“三伏天”之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腠理开泄,皮肤松弛,毛孔开张,经络气血趋于体表,运行流通充盈。同时,暑湿之气较为盛行,容易导致人体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困倦等不适症状,且寒邪也易伏于体内。
因此,除了我们熟悉的“三伏天灸”外,还可以通过艾灸、火罐等方式,祛除体内伏寒,振奋阳气的力度,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可能在冬季发生或加重的疾病,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天的中医调养方式
1、督灸(铺灸):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督灸利用艾绒等材料在督脉区域进行温和持续的温热刺激,旨在温煦督脉,激发一身之阳气,起到温阳散寒、益肾通督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视角来看,督脉所在的脊柱区域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进而调节免疫系统。
适用于畏寒肢冷、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阳虚型)、免疫力低下,久病体虚等。
中医认为,神阙穴是人体重要保健大穴,内联五脏六腑,外通皮肉筋骨。现代研究表明,脐部皮肤较薄,药物透皮吸收效果好,通过脐灸可调节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对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3、火龙罐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寒者热之,瘀者通之”,经络阻滞是诸病之源。火龙罐疗法融合艾灸温通、刮痧疏通与推拿按摩的多重功效,以特殊烧制的陶瓷罐为工具,在体表特定经络或阿是穴实施 "旋、揉、推、按" 等动态操作。通过热引药入、罐引气行,可直达病所,发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和气血之效。
适用于多种因寒、湿、瘀导致的病症。此外,火龙罐还适用于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帮助放松身心,调节机体功能。
4、平衡火罐疗法: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依赖于经络的通畅与阴阳的平衡,外界寒湿邪气侵袭或体内气滞血瘀,均可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拔火罐疗法通过燃烧、抽气等方式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利用负压产生的机械刺激与温热效应发挥作用,其核心作用在于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咳嗽气喘、软组织损伤等病症。
治未病科科室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治未病科是广东省治未病服务AAAAA级单位、广东省区域中医治未病服务协作示范单位、岭南治未病联盟成员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基层中医药和“治未病”工作指导中心、深圳市福田区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体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
科室特色疗法:
综合运用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健康指导、药膳、针刺、推拿、艾灸、神阙隔盐灸、督脉灸、任脉灸、雷火灸、中药熏蒸、火罐、平衡药罐、中药封包、耳穴压豆、腕踝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针刀疗法及理疗等一系列健康干预措施,从而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防治疾病。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