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上半年GDP公布,美国14.9万亿,日本2.1万亿,我国呢?

近日,中美日三大经济体上半年的GDP数据成了热议焦点。

网上热传美国上半年GDP达14.9万亿美元,日本约2.1万亿美元,不少人盯着这两个数字猜中国的量——“能破10万亿吗?”“是不是和美国差距更大了?”

但光看数字较劲可太表面了,这些数据背后的“门道”才更值得说道。

美国居高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上半年GDP总量达14.9万亿美元,其中二季度换算成年增长率飙升至3%,乍一看堪称亮眼,其实全是漏洞。

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二季度进口额暴跌3.7%至3375亿美元,创15个月新低。

这样一来,进口花的钱和出口挣的钱差距拉近,贸易逆差随之收窄至602亿美元。

而单是这一点,就让美国GDP的增长多了5个百分点,骗的美国自己都信了。

而现实中的美国物价涨得疯狂,已经连着五个月往上走,美联储虽暂停加息,但维持的高利率环境仍然持续抑制市场活力。

居民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速明显放缓,这就造成了“越富就越穷”的奇怪现象。

另外,美国的债务压力仍不断攀升,年度利息支出逼近1万亿美元,大量财政资金被利息吞噬,政府不得不压缩其他开支,包括削减职业培训、就业扶持等公共服务预算等。

然而,这一下就削到了大动脉上。

这一刀削弱了劳动力市场的支撑力,而企业这边,既面临市场需求疲软,又可能因政府潜在的增税预期而不敢扩岗,尤其是对成本敏感的私营企业,新增岗位占比不足五成。

这一下进入了“加关税→涨物价→负债高→失业→经济下跌→再加关税回本”的死循环里。

如今,美国普通家庭年均支出因此增加2400美元,供应链受阻又推高了企业运营成本,这些因素都在削弱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短期数据亮眼难掩长期结构性矛盾。

不过,美国好歹还能装装样子,他的小弟日本却是惨不忍睹。

日本疲软

日本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低增长、高风险”的特征。

上半年GDP总共2.1万亿美元,虽然比去年同期涨了点,但二季度基本是原地踏步的状态。

而且,就算是涨了基本上也都是老百姓的功劳。

个人消费小幅增长,企业设备投资和民间住宅投资均有一定增幅,但公共需求出现下滑,政府消费与公共投资收缩反而成为了拖累。

不过,内需的支撑力度终究有限,更麻烦的是外部市场的冲击。

自4月美国大幅提高日本汽车关税后,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量锐减,其中九州地区出口量降幅尤为明显。

马自达等车企经营业绩承压,二季度由盈转亏;丰田也预计全年利润将大幅缩水。

这种冲击不仅限于整车出口,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步下滑,直接影响到钢铁、物流等上下游行业的就业稳定,涉及就业岗位达五百余万个。

当前的困境背后,更严峻的是未来发展面临的多重结构性制约。

日本往后的老人越来越多,光75岁以上人口就已突破20%,护理人员却缺了近32万人,医疗与福利支出压力持续攀升。

而在产业层面,升级滞后的问题同样凸显。

以前日本货在全球卖得好,现在份额从10%掉到3%,电视、手机这些产品没以前能打了。

况且日本创新能力也大不如从前,企业搞数字化转型慢,调整供应链要花很多钱。

比如本田,为了避美国的关税,只好不进口电池,改买丰田在美国工厂的货,利润又被压缩了一块。

目前,日本政府已经把全年增长预期下调到0.7%,就这还在担心美国关税会通过中间产品出口进一步拖累经济。

老人多、产业没竞争力,日本经济想快起来很难,他们现在目标甚至从增长已经变成了如何稳定。

中国追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约合9.19万亿美元),虽然和美国还有差距,但咱们同比增长幅度为5.3%,可谓是追着美国杀。

当然,这背后是各行各业一起发力的结果。

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量1.5亿吨,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同比增幅超35%;信息服务类增长11.1%,带动国内旅游32.85亿人次,仅旅游消费就超3.15万亿元

当然,不光生产端给力,外贸和消费也有亮点。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增长12.7%。

另外,国内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相关消费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对美国的关税和货值的通胀得力。

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扩大投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基建投资增长4.6%。

多次降准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资金流向高端制造、绿色能源领域。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31个重点行业推进更新,86.2%的规上轻工企业实现研发工具数字化。

核心CPI从一季度0.3%回升至上半年0.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这些政策不仅稳住了当前态势,更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动力。

比如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超过欧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长三角地区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订单响应效率,西部沙漠光伏基地延伸出绿氢制氨等产业链,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形成合力。

目前,就连国际社会都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向好。

对此,您怎么就看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财经   中美   日本   美国   半年   我国   美元   上半年   关税   企业   数据   新能源   丰田   支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