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罗安:用歌声点亮热爱,以初心致敬祖国

男声独唱《我爱你中国》。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琳 范天汝 通讯员常静 江盈)8月18日上午,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舞台上,武汉特艺人才、视障歌手汪罗安为全国观众带来男声独唱《我爱你中国》。这位2002年出生的年轻人,用七年声乐之路的坚守,在黑暗中编织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光亮。

初登全国舞台:庆幸与期待交织

演出现场。通讯员供图

“能站在这里挺庆幸的。”谈及全国艺术汇演,汪罗安的语气里满是真诚。在他看来,能从层层选拔中突围进入决赛,本身就是一份值得珍惜的幸运。更让他期待的是,这场全国性的艺术盛宴将汇聚各省区的残疾人艺术爱好者,“能和大家交流学习,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当被问及演唱《我爱你中国》想传递什么时,他的回答简洁而有力:“就是对祖国的热爱。”这份情感无需华丽辞藻修饰,却在字里行间透着沉甸甸的真诚。

七年声乐路:把爱好过成生活

以往照片。受访者提供

汪罗安与声乐的结缘,始于一场与命运的“周旋”。二年级时,原本视力正常的他被确诊为青少年黄斑变性,视力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父母考虑到未来视力可能持续下降,便建议我掌握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进入高中后,我决定踏上艺考之路,与声乐正式结缘。”从高二正式学声乐,到武汉音乐学院四年深造,再到毕业一年的沉淀,七年时光里,声乐早已不是任务,而是融入骨血的生活方式。

“想练了就开口,走在路上也能哼两句。”他笑称自己没有固定的训练时长,清明节开始筹备这次演出以来,歌声成了生活的背景音。对他而言,真正的挑战从不是视力带来的阻碍,“熟悉乐谱、把握节奏,这些唱久了自然就会,难的是怎么把每个音唱得自如,让歌声更有感染力”。

与声乐结缘:人生道路开辟新径

演出现场。通讯员供图

汪罗安曾是美术爱好者,小时候视力很好,报了很多美术兴趣班。 二年级那次视力检测,像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他的世界渐渐蒙上薄雾。

但命运的转角处总有光亮。高中时他决定以艺术生身份“突围”,声乐成了他的新赛道。“刚开始也怀疑过,自己这嗓子能行吗?”但就像他说的,“上帝关了门,不一定开窗,但你得自己找路”。七年里,他像走迷宫般摸索技巧,“这条路不通就换一条,虽然绕了太多弯路,但从没想着停下”。

同行者的力量:不再孤单的追光人

男声独唱《我爱你中国》。通讯员供图

“以前在普通学校读书时,周围的同学他们的世界那么清晰、那么完整,而我却一点点坠入模糊。那时候总忍不住想,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别人都能拥有正常的生活,我却要承受这些?孤独就像影子,走哪儿都跟着。”汪罗安的声音带着少年时难以言说的怅惘。

直到与残联组织相遇,在残疾人艺术活动中触摸到同伴的温度,这份孤独才渐渐消融。这次艺术汇演,聋哑学校的孩子、视力不便的前辈、肢体有障碍却依旧热忱的同行者,他们的身影都像暖流淌过他心底。“他们明明也经历了命运的磋磨,却一点不沮丧,特别积极。”他忽然想起那句诗,“就像‘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们用笑容和坚持告诉我,生命从不会因缺憾失色。”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从未孤军奋战,这群在逆境中起舞的同行者,早已用热爱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让每个追光的人都能找到归属。

在残联牵线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著名歌剧演员秦德松成为他的指导老师,助力他的演唱技艺日渐精进。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的重要支撑。

朴素的愿望:唱歌、考学、好好生活

演出现场。通讯员供图

汪罗安希望,大家能通过这场汇演,看到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

谈及未来,他的愿望很实在:“继续学习,挣钱,好好生活。”没有豪言壮语,却透着历经风雨后的笃定。

这位在黑暗中追逐歌声的年轻人,或许不懂什么是“励志范本”,他只是用七年的坚持证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歌声能照亮前行之路。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在舞台响起,那是他对祖国最赤诚的告白,也是对生命最热烈的礼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娱乐   初心   祖国   歌声   声乐   视力   艺术   通讯员   中国   汇演   我爱你   独唱   男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