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还没到阿拉斯加,俄罗斯就已经开始“预热”,其直接亮出核导弹,而特朗普已经表示不让乌克兰上桌。那么,俄罗斯的举动有何用意?这次会谈又可能有哪些话题?
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将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会晤,形式为一对一的谈话。白宫还提到,特朗普未来可能访问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也透露,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就峰会筹备工作通话,双方均认为会晤将顺利进行。特朗普在11日的白宫记者会上称,这将是一场“试探性会晤”,结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但他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
然而普京还没到阿拉斯加,俄罗斯就已经开始了动作。新地岛上,俄罗斯集结军队和装备,似乎正准备试射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资料显示,新地岛位于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之间,距离挪威约900公里。据报道,为了这次试验,沿新地岛西岸的空域被划定为500公里的禁飞区。过去几周,俄罗斯多艘船只将相关设备运往该地区,并停泊在观测点。同时,俄罗斯联邦原子能署的两架飞机,停在岛西南部的罗加乔沃空军基地,这些飞机过去曾支持过类似试验。
据了解,“海燕”导弹是俄罗斯正在研发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号称射程无限,能够携带核弹头,主要用于核打击任务。据称,该导弹长约10米,重达6吨,可能由小型气冷核反应堆驱动。早在2017年底,俄罗斯就进行了“雨燕”陆上首次试射,试验结果显示小型反应堆在飞行中达到预定功率。美媒当时称,欧洲东北部和美国阿拉斯加州探测到的核辐射升高现象,可能与试射有关。
普京在2018年国情咨文中正式披露这种武器,称其具备“无限射程”,能够规避敌方反导防空系统,“近乎无敌”。而这次可能的试射时间点,恰好位于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前夕。这也难免让人猜测,这可能是一种展示实力的信号,或者一种精心策划的心理战。
另一边,这场会晤还引发了乌克兰方面的不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2日的一次论坛上明确表示,美俄峰会在美国举行,是普京个人的胜利。泽连斯基认为,美俄领导人的对话虽重要,但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他们无权就乌克兰问题做出任何决定。他还提到,未来乌克兰将举行领导人级别的会晤,目前具体日期尚未确定。不过,特朗普依然没有让他“上桌”。他明确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会出席阿拉斯加会晤。
从欧洲角度看,欧盟内部也存在分歧。欧盟在8月11日举行临时视频会议,讨论美俄峰会可能影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将继续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财政支持。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否决了一份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声明,他强调,欧洲应保持政治权威,不必急于通过呼喊或施压显示重要性。他提出,“如果你不在谈判桌上,就只能在菜单上”,凸显欧洲在美俄峰会中的边缘角色。
未来几天,美俄会晤结果将决定乌克兰战争走向、欧洲安全战略和核威慑政策。普京的核动作、特朗普的峰会安排、乌克兰的抗争、欧洲的分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战略博弈。此次峰会不仅是普京与特朗普的对话,更是全球政治和安全格局的一次考验。
可以预见,无论“海燕”试射是否成功,美俄峰会都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格局。核导弹试射更多是一种心理威慑,峰会安排显示美俄在全球战略上的主导意图,而乌克兰和欧洲则通过其他渠道维护自身利益。在未来的国际政治和安全博弈中,各方如何平衡主权、威慑和外交,将直接决定和平与战争的边界。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