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卡脖子”助力中国核心技术崛起,法媒的“兴奋剂”理论说到了点子上。
法国世界报在10月18日的报道中指出,美国在AI芯片、光刻机等领域的封锁措施,已经成为中国芯片产业链企业股价的“兴奋剂”。比如,国产AI芯片龙头股寒武纪在国产芯片替代的利好刺激下,2024年以来股价已经上涨超过1000%。

过去几年来美国不断收紧高端芯片及其相关技术对华出口,甚至连H20这种性能相比原版芯片打两到三折的“特供版芯片”,都一度被特朗普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那么,中国芯片龙头股为什么还能受到市场追捧,这对国产芯片崛起又有什么利好呢?

很多网友觉得是性能强大的国产芯片成就了DeepSeek这款惊艳全球的中国AI工具,其实事实恰恰相反。
根据“深度求索”官网的简介,DeepSeek的AI模型主要使用英伟达H800等AI芯片训练,今年8月份他们还因为国产芯片性能不达标,推迟了新版AI模型的发布计划。

虽然DeepSeek至今没有摆脱美国芯片“卡脖子”的问题,但是他们创造的AI芯片爆发式需求已经带火了整个国产芯片行业。法媒认为DeepSeek最大的贡献就是快速提高了“中国AI普及率”,无人出租车、电影剪辑等领域都开始应用AI技术,甚至连一向比较保守的中国地方政府,也开始在公共服务领域探索DeepSeek的应用。
“DeepSeek风”已经给国产芯片行业带来真金白银的订单。就拿为DeepSeek供应“思元”系列AI芯片的寒武纪来说,公司预计今年思元590芯片出货量可达15万颗,相当于2024年的7.5倍。并且寒武纪今年发布的思元690芯片,预计也可以卖出3万颗。

市场分析机构指出,2030年我国AI产业规模将从2024年不到2700亿元的起步水平,一举突破万亿元大关,担心AI炒作过热的网友绝不应该低估科技革命的广阔前景。
特朗普原本还想从英伟达对华销售收入中分15%的“特许费”,没想到我国使出安全核查、反垄断两项大招,彻底打破了英伟达靠“特供版芯片”收割中国市场的幻想。

现在就连高通也收到了我国的反垄断调查通知,这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对美国科技霸权说不的“技术自信”。如果特朗普真想从中国AI产业崛起的浪潮中分一杯羹,他必须彻底取消对中国市场的歧视性打压。
法国世界报在关注中国芯片股价飙升的同时,指出中国芯片最大的短板依然是光刻机。目前中芯国际正在试验的首台国产浸没式DUV光刻机,就算使用多重曝光技术最多也只能加工5纳米芯片,这和已经具备3纳米量产能力的台积电相比差距确实很大。

为了应对美国收紧光刻机管制的影响,2024年我国怒砸800多亿元人民币进口光刻机,相比2023年多花大约200亿元。这些抢囤下来的光刻机,为自主研发争取到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光刻机并不是什么最新研发的设备,阿斯麦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第一台EUV光刻机原型机,我们为什么直到今天还在依赖进口DUV光刻机呢?就像发现17种稀土元素的西方摆脱不了中国稀土“卡脖子”一样,我国自研光刻机的难点主要在于供应链。

就拿为阿斯麦供应光学镜头的德国蔡司集团来说,这家1846年创立的德国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光学领域的核心专利。受到“瓦森纳协定”制约的我国,想从蔡司进口光刻机镜头比登天还难,我国企业想在几年内攻克蔡司的专利垄断也不容易。
不过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已经在光刻机研发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就拿研发首台国产浸没式DUV光刻机的上海宇量昇公司来说,这家背后站着沪深两地国资委的“科技独角兽”,2022年7月才注册成立,凭借全国芯片产业链龙头企业的支持,他们已经做到大部分供应链不依赖进口。

就连阿斯麦也做不到光刻机供应链100%本土化,我们必须对国产光刻机保持耐心。
个别专家竟然觉得只要西方封锁就能促进中国科技崛起,甚至还有人拿伟人说过的“封锁一万年,什么都有了”当成理论依据。这种违背改革开放精神的奇葩观点,完全忽略了市场经济的胜利。
首先,爆发式增长的AI需求才是中国芯片自研最强的动力。凭借英伟达芯片训练出来的DeepSeek,不仅在国内掀起了一场AI革命的浪潮,还吸引了数千万海外用户体验中国科技服务。如果没有这种爆发式增长的AI需求,闭门造车一万年也不会有国产芯片的真金白银业绩。

其次,市场化发展的AI产业还避免了“补贴依赖”的问题。过去我们单纯依赖财政补贴扶持芯片自研,引发了很多类似“汉芯”的灰色利益问题。现在寒武纪、深度求索等自研科技龙头,已经将AI赋能的业务推向全球,国家已经可以从资本市场收回之前投入的扶持成本。
最后,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也为中国芯片崛起作出重大贡献。

那些相信“封锁一万年,什么都有了”的专家,明显是觉得什么事情只要领导一拍板就能办好。事实上这场国产芯片热潮最大的功臣是那些“科技独角兽”,正是因为他们把科技人才的智慧结晶变成可以创造价值的科技服务,才让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涌入芯片、AI等新兴产业。
我国从来没想过和美国主动脱钩,是白宫主动把中国市场的“蛋糕”让给了坚持自主研发的中国企业。

虽然我国在光刻机领域还面临着“卡脖子”的挑战,但是蓬勃发展的中国AI市场一定会刺激国产芯片崛起。
那么,你怎么看法国世界报的评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