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桥战斗纪念馆:在战火印记里,触摸穿越80年的精神力量

视频加载中...

在濮阳县八公桥镇史家寨村,一座承载着抗日精神的纪念馆——八公桥战斗纪念馆静立于此,80年前那场扭转战局的经典战斗,正通过这些鲜活史料,在新时代的文旅版图上,铺展成一段可感可触的红色记忆。

步入纪念馆,丰富的历史图片、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及珍贵的战时文物,生动再现了1943年冬季那场关键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冯亚伟介绍道:“1943年11月16日,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部队,采用‘掏心’战术,长途奔袭,直捣伪军孙良诚总部驻地八公桥,整个战斗历时12个小时,一举将敌歼灭。”这场被载入军史的经典战斗,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毙伤俘敌数千人、摧毁伪军指挥中枢的重大胜利,一举扭转了冀鲁豫边区敌我斗争态势。

80年前,这里是一场改写战局的奇袭战场;80年后,这里是一座承载初心的精神殿堂。馆长史曰选遵循父亲敌工站站长史乃敏的遗愿,搜集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部分将士遗物,在八公桥战斗前线指挥部旧址,建立了八公桥战斗纪念馆。如今,这里已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公桥战斗在冀鲁豫边区是一个典范的战例。建这个八公桥战斗纪念馆,就是为了宣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教育后人,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纪念馆馆长史曰选告诉记者:“我们在纪念馆经常组织开展一些主题展览、宣讲、参观活动等。通过这些体验,让他们知道革命先烈做出的巨大贡献。让文物成为老师,让战场变成课堂。”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文旅兴盛的今朝,八公桥战斗纪念馆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它不仅是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更是游客触摸红色基因的文旅打卡地。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那段铁血荣光便不再是史书上的文字,而成为流淌在血脉里的力量,让红色文旅的底色,在新时代愈发鲜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历史   纪念馆   战火   印记   力量   精神   伪军   边区   先烈   战局   馆长   濮阳县   指挥部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