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天生学渣,只是觉醒太晚

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学霸,就像不是每只猪都能上树。

但在初三这个“人间修罗场”,连猪都得硬着头皮往上爬,因为下面就是职高深渊,上面才是重高天堂。

我见过太多孩子,初一混吃等死,初二心态摆烂,到了初三忽然开始“梦回小学”,坐在书桌前眼含热泪,仿佛背后的不是家庭,而是整片华夏的希望。

但他们以为初三靠熬夜就能赢?

笑死,这真不是加个班就能救场的。

就像我初三时,班里有个哥们,平时上课在梦里游泳,考试在答题卡上放生。老师气到胃痉挛,他却靠“凌晨三点的悲伤刷题法”硬生生把物理拉到90分,最后还真考上了市一中。

原因很简单,他突然不想混日子了。

所以说到底,初三不是比谁聪明,是比谁先醒、比谁能扛、比谁舍得撕破脸去跟自己“玩命”。

什么叫命运?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你以为你差,其实你只是懒。你以为你没救,其实你就是不想救。

一、心态不对,努力白费

人最怕的,不是没能力,是你对自己放弃得特别自然,还特别骄傲。

“我不学,是因为我看透了应试教育”、“我考差,是因为我不屑于考试”——听听,多高贵的精神贵族。你再问他:“不考高中,你想干啥?”他一脸正义:“打游戏当职业选手!”

现实却是他连《王者荣耀》都还停在黄金段位。

要逆袭,第一步不是“买多少套卷子”,而是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是不是已经被推着走太久,连怎么走都忘了?

2.我真的甘心考不上高中吗?

3.如果再这样下去,我20岁以后靠什么吃饭?

心态问题不解决,学习就是空中楼阁。没有自驱力,学习就永远是“妈催我我就学一下”、“老师盯着我才做作业”。

你要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早就自觉得像欠了两千块一样勤快。

我有个亲戚的儿子,初二成绩一团乱麻,整天跟灵魂出窍一样上学,老师让他背书他说:“我天生记不住。”

数学考23分后,他妈准备放弃了,说准备让他以后学厨师。

结果那小子某天去吃了碗10块钱的兰州拉面,突然开窍:“我不想一辈子煮面。”

他回家自掏腰包买了五本辅导书,自己给自己安排起了晨读、晚测和错题回炉——你没看错,他把自己当高三复读生用。

一个学期后,年级排名从倒数第5杀到前100。

全家都以为他被外星人附体,最后才发现,他只是突然不想穷。

班上有个女生,整天看起来人畜无害,学习极度佛系,考试稳定发挥“45+45+30”,连监考老师都记住她了。

突然有一天她不玩手机了,开始买教辅、做笔记、学网课,整个人像是换了芯片。

我们问她发生了啥事,她说:“上次放学路上,听见我爸和他朋友打电话说‘女儿读职高也行,早点嫁人就完了’,我整个人瞬间从平安喜乐变成天怒人怨。”

后来她英语从26提到98,物理从14干到78,还把语文老师感动得写了篇作文:“她像一朵倔强的玫瑰”。

她说:“我不是想证明自己多优秀,我只是想让我爸闭嘴。”

二、方法不对,越学越废

努力≠进步,瞎忙只会更累。没有对的方法,刷100套卷子都等于在原地跑马拉松。

初三复习节奏极快,但你要是还抱着“写得多=学得好”的错误逻辑,就等着崩盘吧。

每一科都有自己的一套“开锁密码”。

化学靠死记+默写,物理靠理解+拆解,语文靠积累+模板,英语靠单词+题感,数学靠错题+反复。 如果你还在“听课全懂,做题全懵”的循环里转悠,那就是典型的“输入不转输出,学习变成内耗”。

我弟初三那年,数学每次考试都是“五十以下自由发挥”,整天背着家人偷偷刷题,结果分数依旧没起色。

直到有天他怒了,跑去办公室当场向老师发问:“为啥我做题都做了,分数还是不动如山?”

老师翻了翻他错题本:“你错得都很稳定,错题全是老朋友了。”

他一脸懵逼:“我不是已经改了吗?”

老师叹了口气:“你只是抄答案改了,又没理解为什么错,刷十次等于刷寂寞。”

从那以后他不再搞花架子,认真整理错题,思考原理,还做了个“错题盲盒”每天抽查自己。半年后他数学直接冲进年级前十。

另一个同学学英语,天天刷卷子,看到新单词就绕开走。最后听力拿了17分,阅读全靠蒙。

后来他咬咬牙去背单词,一天背80个,早晨5点起床边刷牙边背,背到“英语梦游症”晚期。两个月后他突发奇想自编单词记忆口诀,比如“agree同意嘛,阿哥点头我也点”。

结果中考英语考了119,他妈当场感动到想给新东方写感谢信。

三、目标不清,全盘皆空

很多初三学生,嘴上喊着“我要冲重高”,心里却只想快点放学,回家躺床上刷视频。目标像雾里看花,说着努力,实际在浪。

没有清晰目标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走迷宫。而有目标的人,哪怕基础再差,也能从泥潭里爬出来,洗干净脚重新上路。

目标明确才有执行力,才知道哪门科该加码,哪门科该放过,不再盲目跟风、乱投医。

班上一个男生,物理、化学、数学都是“先烈级别”,偏偏语文爆炸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

中考前他找我借真题卷,说要“全面提升”。

我问他:“你语文都快满分了,干嘛还刷?”

他说:“因为我不会其它的,就想把会的更会。”

我劝他:“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你现在如果把数学从50提到70,远比语文从120提到124更值钱。”

后来他痛定思痛,三个月猛攻数理,数学最后考了86,靠这20分,直接挤进市重点的录取线。

还有个哥们,成绩在中等游荡,总想着“重高不可能,但普高随缘”。

直到有一天他参加完一个高中开放日,看到校花级别的小姐姐在操场练排球,瞬间眼神发光:“我要考进这个学校。”

从那天起,他每天都在教室刷题,课间都不出去,目标清晰到连“午饭咀嚼速度”都控制到秒。

他妈以为孩子恋爱了,实则他只是恋校而已。

最后他真的考进那个高中,开学第一天就被现实锤醒:小姐姐已经毕业了。

因此初三这一年,不是战场,是修行。不是看谁先爆发,而是看谁能一直咬牙。

学习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别把自己当苦行僧,别把努力当喊口号。 每天干点实事:盯着错题、刷对题型、整理笔记、把时间花在真正能涨分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别再觉得“来不及”。

初三全年300多天,就像一场长跑比赛,你现在追不一定赢,但不追就注定输。

所以,兄弟姐妹们,初三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力挽狂澜”。你拼得狠一点,世界都会对你温柔一点。

最后一句话送给你:

别人拼的是智商,而你拼的是劲头——但拼着拼着,可能你就赢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育儿   老师   数学   目标   英语   语文   物理   努力   高中   考试   单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