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少女怀孕遭歧视,就医难致母婴风险增,中国能避免点啥?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你能想象吗?一个17岁的女孩,怀着孩子想去医院做检查,却要把自己裹在马赛布里,再套上超大的毛衣,攥紧布料挡住胸前,就怕被人认出来遭指点。

这不是什么电影情节,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非正规定居点少女万吉鲁(化名)的真实经历。

怀孕本是一件需要被细心呵护的事,可在肯尼亚,不少像万吉鲁这样的少女,却要在歧视和恐惧中度过孕期,连去医院做产前保健都成了难题。

这样的困境不仅让这些少女身心受创,还让母婴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那咱们中国能从这些问题里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吗?

万吉鲁的遭遇可不是个例,在肯尼亚的非正规定居点,很多怀孕少女都和她一样,对去医院充满恐惧。

她们怕的不是检查本身,而是医生可能有的评头论足,甚至是侮辱,更怕社区里其他人异样的眼光和污名化的言论。

就因为这些,不少少女宁愿硬扛着,也不愿去医院接受产前护理,可大家知道吗?青少年怀孕生孩子,风险可比成年女性高多了。

从全球范围来看,15到19岁的青少年孕产妇死亡率,比20到24岁的年轻女性高不少。

而且青少年分娩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大,这不仅会威胁到妈妈的生命安全,还会让刚出生的宝宝面临更多危险,比如更容易得新生儿疾病、体重偏低,还有可能早产。

要是能早点开始,并且一直坚持做产前护理,这些风险其实能大大降低,因为产前检查能早点发现怀孕过程中的危险信号,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WHO)都建议,孕妇从怀孕早期开始,总共要接受八次产前检查。

可在肯尼亚的非正规定居点,医院对很多怀孕少女来说,根本不是能提供安全和支持的地方,反而更像个充满敌意的 “战场”。

2022年,有一群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在内罗毕的城市非正规定居点做了一项定性研究,就是想弄清楚这些少女在寻求产前护理时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们采访了22位青少年母亲,其中有2人采访时还怀着孕,另外还采访了10位父母或监护人,以及3位医疗工作者。

研究结果让人揪心,污名化、羞耻感、恐惧,再加上有些医护人员态度苛刻,导致一部分少女干脆不做产前护理,还有些人拖到怀孕最后三个月才去医院。

肯尼亚的青少年怀孕率一直不低,尤其是在低收入的城市地区。

2022年肯尼亚人口与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该国青少年生育率(每1000名15至19岁少女的活产数)是73例。

而在内罗毕的科罗戈乔和维万达尼这两个非正规定居点,调查发现这个年龄段少女的活产率更高,每1000名就有116例。

这么高的怀孕率,再加上产前护理跟不上,母婴健康怎么能有保障呢?

在这次研究采访的20名青少年母亲里,有12人到怀孕中期才开始做产前检查,更夸张的是,还有 1人直到怀孕晚期才第一次去医院。

医护人员也说,这种情况在当地很常见。为啥会这样呢?原因可不少。

有些少女根本不知道自己怀孕了,没认出怀孕的早期征兆;还有些人怕怀孕的事被人知道后,会被家人殴打、被迫退学,或者被伴侣抛弃。

也有少女没意识到产前护理有多重要,觉得去不去医院都行;甚至有少女尝试过终止妊娠,可没成功,之后就更不敢去医院了。

就算在研究的这些地区,青少年怀孕不是什么新鲜事,可这些少女还是怕被人说三道四,更怕去医院碰到态度不好的医护人员。

之前提到的万吉鲁,就跟研究者说了自己去诊所的窘境:“那段日子太难熬了,我去诊所时不敢以真面目示人,通常会找一块马赛布把自己裹起来,外面再套一件超大的毛衣,我会用马赛布遮住身体,紧紧攥住布料挡住胸前,我就是这样去诊所的。”

想想看,一个怀着孕的少女,本该被温柔对待,却要这样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多让人心疼啊。

不过,也不是所有情况都这么糟糕。要是这些怀孕少女能得到父母、监护人或者伴侣的支持,情况就会好很多。

很多人觉得,这种时候父亲往往会缺席,可实际上,有些男性伴侣会主动陪着自己的伴侣去做产前检查,有了身边人的支持,少女们去医院的勇气也会多一些。

还有个有意思的情况,研究发现大多数去诊所的女孩,其实都受到了不错的对待,这和她们之前担心的会被医生评判完全不一样。

但确实也有少数女孩遇到了态度不好的医护人员,这让她们之后再也不想去医院了,另外,去医院做检查时,隐私和保密性得不到保障,也是让这些青少年母亲觉得不舒服的重要原因。

有个受访者就跟研究者描述过:“我曾经感到非常不舒服,每次排队轮到我的时候,我就想立刻逃跑回家。毕竟诊室里不止一位医生,通常有两三位。看到外面排队等候的其他孕妇,我总在想:等我进去时,她们会对我说些什么?那些其他的女人甚至会推搡我,让我快点往前走。”

在这种环境下做检查,少女们怎么能放松下来,好好配合呢?要解决肯尼亚怀孕少女面临的这些问题,可不是简单做一两件事就行的,得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社区得行动起来,消除对怀孕少女的污名,家庭、学校和教会都得一起努力,给这些少女创造一个能感受到支持的环境,家长和男性伴侣也可以参与到相关的外展服务中,多给少女们一些关心和帮助。

然后,医院和诊所也得改进服务,提供更适合青少年的医疗服务。

诊所要好好培训医护人员,让他们对待这些怀孕少女时,能多一份尊重,少一点偏见,而且一定要严格保护少女的隐私和机密。

要是医护人员态度好了,少女们去医院时也就不会那么害怕了,还有,得在社区里多宣传产前保健的知识,让大家都知道怀孕后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去哪里找专业的医疗服务,也让更多人明白产前护理对母婴健康有多重要。

要是大家对产前保健的认知提高了,少女们也能更主动地去做检查,在内罗毕那些像迷宫一样的非正规定居点里,说不定此刻就有一个怀孕少女,在一间简陋的诊所外犹豫徘徊。

她害怕的可能不是生孩子时的疼痛,而是推开诊所大门后,里面人们审视的目光,还有那些可能比手术刀还伤人的话语。

她和肚子里孩子的未来,可能就取决于推开那扇门后,迎接她的是温暖的帮助,还是冰冷的评判。

咱们中国和肯尼亚的国情不一样,但肯尼亚怀孕少女面临的这些问题,也给咱们提了个醒。

咱们可以在学校加强性教育,让青少年更早了解生理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社区也可以多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包容的氛围,避免对有特殊情况的青少年产生歧视。

医院也能针对青少年的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保护他们的隐私。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青少年在遇到问题时,不用像肯尼亚的那些少女一样恐惧和无助,让每个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呵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育儿   肯尼亚   中国   母婴   风险   少女   产前   青少年   医院   内罗毕   定居点   诊所   马赛   污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